■博论基金
□李顺合
正确选择封闭式基金,要认识到封闭式基金的行情演化,需要一些定性的策略来应对:
1、基金到期日。目前所有封闭式基金均有到期日,因而不少投资者认为可依据这个来分析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大小,笔者认为这也应该谨慎对待。目前的市场投资者还是以差价来谋求获利,基金净值涨跌反而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其实这其中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基金净值的涨跌才是封闭式基金行情的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因素,别指望基金的市价会涨飞上天。在基金兴业没有封转开前,市场资金追逐的是一些到期日偏低的小盘基金,选择小盘基金无可厚非,毕竟小规模的基金容易被主力拉抬,其盈利空间也稍微大一些,但选择到期日偏低的基金则很不恰当。……
2、贴水率是肯定存在的。不要指望封闭式基金的贴水率会消失,市价交易低于内在价值也是封闭式基金这一投资品种必然要出现的,这一折价交易的态势也相应地给已经介入的投资者以不确定性风险的收益补偿。在这个方面,其雷同于债券。而封闭式基金贴水率的高低与基金到期日具备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到期日越近贴水率越校目前封闭式基金的动态平均贴水率已经下滑到20%,有3家基金的贴水率在10%以下,而贴水率在40%以上的基金大多是在2013年后才能到期。所以这本身也反映了市场的一种谨慎心态,并非是单纯从贴水率过高就认定其投资价值就很大,而自目前到基金到期日这段时期的资金时间价值也包含在基金的高贴水率中。
3、贴水率多少为合理是个理论上和现实中均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就国外情况来看,封闭式基金的贴水率一般在10%以下,基本上和其内在价值相当(以单位基金净值来衡量)。但在国内由于封闭式基金的操作业绩水平并不能让持有人满意,因而其贴水率水平相对偏高,因而笔者认为目前的封闭式基金贴水率分化局面应该可以认定是市场的一直理性反映,虽然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价值低估,但从贴水率角度就认定封闭式基金的价值所在,这种论调是不成立的。笔者认为折价率指标是个关联到市价和基金净值两个因素,其属于动态的分析指标,其变化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相对变动程度的影响,比如在基金净值还维持下降的情况下,至少不能说有好的上涨预期,市价即便是不下跌,也会促使折价率慢慢缩校因而必须考虑到基金净值的变动趋势来定夺封闭式基金的行情演化趋势。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才到期的那些基金目前维持在无风险收益率26.87%(8年期的国债贴现利息率*8)。所以也可以说,如果考虑到基金净值维持在目前水平,2014年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应该保持在30%左右的贴水率算是很正常,而许多超过40%的贴水率的基金则更多的是将风险收益的补偿(大约有10%多一点)。
……
具体到选择封闭式基金的方面来说,笔者建议投资者可多关注运作水平相对较高的基金,此外虽然不能刻意关注贴水率高低以及有无资金在其中操作等因素,但也要留意封闭式基金到期日的远近、重点关注有较大分红潜力的封闭式基金等应对策略:(1)一般来说,投资者应该对关注基金运作水平较高的,其净值的波动幅度也相对小一些,投资的安全系数大增,且一旦封闭式基金行情启动,类似基金肯定会超过基金总体平均水平,如基金景阳、基金兴安、基金科讯是后续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点。(2)考虑到今后和四季度的蓝筹股行情因为融资融券或者股值期货的即将推出可能会继续向好,所以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持有一线、二线蓝筹股比重较大的封闭式基金,其也会因为稳定性而降低了贴水率变动的风险,进而在实战中也会使投资者的收益保持向好预期,也可能更有机会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毕竟只要基金净值表现向上,基金的市价也不会落后太大的空间和时间。(3)有无较大的分化潜力,年报后类似的基金会提前得到炒作,这可以关注目前基金净值较高的一些的,其存在较大的分化潜力,在这方面主要是可以看现阶段基金净值的绝对值多大即可。(4)到期日远近也可以作为一个分析指标,这主要是因为到期日临近,其贴水率会快速萎缩,也就存在一定的短线套利机会。至少到期日会成为封闭式基金短期内有行情的一个事件。
(详见http://blog.cnfol.com/lishunhe/article/3114744.html)
(本版文章均源自博客,内容不代表本报观点。如有稿费及涉文事宜,请与编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