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行情持乐观看法,流动性仍然充裕,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一次加息不足以改变市场预期,受益通胀的资源品等周期性行业机会仍然很大。
不过,随着前期强势板块估值修复逐渐到位,机构之间进退步调开始出现分歧。
不惧加息
“从我们身边的经验就可以感受到,通胀形势很严峻,实际情况比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更严重。”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管理部副总监也向记者表示,加息表示政府收缩流动性的手段已经开始。
8月CPI(消费价格指数)3.7%,9月CPI3.6%,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10月的CPI高达3.8%~4.4%。早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就发布报告说中国的通胀容忍度应该超过4%,并且逐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直至7%。
央行10月19日果断加息。部分研究人士预计,如果10月份再创新高,不排除年内再度加息的可能。
Wind资讯仓位测算数据显示,10月19日,小型基金公司浦银安盛旗下的红利精选基金已经有82.7%的持股仓位,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则有83.7%的仓位。11月4日,浦银安盛红利精选基金加仓到91.3%,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则加仓到90.9%。
“一次加息25个基点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况且目前并不能判定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浦银安盛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对后市保持乐观。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南方小康ETF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指数有望挑战前期高点,冲到3400点左右。
暂时撤离周期性行业
10月29日,上海策通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吴米佳决定将煤炭股全部卖掉,11月2日他又把有色股也全部卖出。他认为这一波行情要踩准节奏,一定要及时转换热点,行情在下一个阶段将向纵深发展。
10月底,基金经理刘刚(化名)果断抛出了持有的国阳新能(600348.SH)。这是他在9月底才刚刚配置的新品种,一个月时间已经获利120%。“当时考虑到美联储要讨论货币政策,决定先获利了结。”
“市场的机会是由流动性推动、人民币升值、牛市的预期、通胀因素等综合影响的。在这轮上涨过程中,有色、煤炭作为领头羊带动整个市场上涨。”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表示。
受益于美元指数走低和通胀预期,从9月底以来,强周期的资源品如有色、煤炭等涨势强劲,不少个股价格甚至已经翻番。
分歧也开始出现。“有色煤炭等基于估值修复的行情已经接近尾声,需要调整一段时间。”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光明告诉记者。
有关机构的测算显示,11月3日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出约33亿元,煤炭板块净流出约19亿元。
“大宗商品价格还处于上升通道,煤炭和有色等资源品的股价并没有见顶,只是第一波凌厉上涨的行情结束了。”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有色、煤炭下一阶段的表现,还是要看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这轮调整的幅度不会很深,预计是到2900~2950点,因为2900点是半年线位置。”世通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常士杉指出,场外有很多资金等待调整入场,市场需要经过调整寻找下一轮热点。
“大宗商品属于资源类商品,不仅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且还具有保值性和投资性,在对应产品价格不断上升时期,大宗商品行情不会轻易结束。”国联安大宗商品ETF拟任基金经理黄欣表示,通胀时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会超过消费品价格的增长,并以倍乘效应提升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最终上市公司股价也会获得倍乘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幅。
跟“国家队”找题材
“现在的问题是,强周期股在调整,需要找到下一个热点。”一位基金经理认为,股市行情在向纵深发展,需要发掘更多板块。
从近期股市活跃情况看,各个板块基本上都有表现的机会,新能源概念、大消费、航天军工等各种题材概念轮番上涨。
“未来两个月,与财政相关的各个部门会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来扶持‘十二五’规划中的行业。”一位券商自营部人士指出,现在看的主要是财政政策,国家资金投向哪里,股市的资金就会蜂拥而至。
统计近期市场也可以发现,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等板块也已经开始启动,涨幅可观。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家的政策主线。我们希望能够从这条主线中挖掘出符合投资趋势的股票。”交银趋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管华雨对记者表示,如国家一直在提要将经济增长从依靠出口、外需拉动转为依靠内需拉动,旅游、教育、文化消费等行业就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则表示,看好大农业与节能减排。“除了基于农产品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外,节能减排主题则是符合‘十二五’规划中对中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降耗的要求,符合未来较长阶段的政策导向,是颇具生命力的主题。”
李辉,徐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