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已显疲态
在2008年,基金销售最困难的时候,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未露出此疲态,当年,托管行在工商银行基金平均募资为23.24亿份;建设银行为15.11亿份。
但2010年,工行、建行疲态尽显。“这两大行发行新基金的频率太快了,每天都有数只产品同时发售。”上海另一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称,这是两大行基金销售差强人意的一方面原因。
今年以来,工行平均每月有超过4款新基金发售,建行平均每月也有接近3款产品新基金发售。而平均发行情况较好的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平均每月不到一款新基金发行。
“更重要的一点是过去几年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客户资源被透支了。”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认为。
基金的份额不断减少正是基金客户资源被透支的佐证。
Wind统计,国内基金公司的份额在2008年年底达到了历史最高,为2.574万亿份。这是由439只基金创造的。此后,随着基金数量的越加增多,基金份额却不断下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总份额仅为2.1322万亿份。而二季度末,基金份额继续下降,仅为2.121万亿份。基金数量在增加了近200只的情况下,份额较之峰值下降了4530亿份。这部分消失了的份额很可能是银行透支的份额。“它们中许多对基金并不了解,也不一定适合投资基金,在赎回后就不愿再进入了。”前述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而在客户资源被透支的情况下,新增客户难以寻觅。银行普遍采取鼓励老客户赎回旧基金而购买新基金,这样对于银行来说可以获取更多收入。然而,今年市场不断下跌,老客户被套牢者居多,不愿赎回旧基金,因此新基金发行份额越来越低。这其中,最早开发基金销售业务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受累最重。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过去较少开展这类中间业务的银行,其客户尚可深入挖掘。
(21世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