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知》,明年起基金产品的审核将按照公募基金和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境内基金和QDII基金、创新产品和普通产品、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和偏股型基金这四大分类方式实行分类审核制度。基金公司在上报一类基金的募集申请时,可同时上报另一类基金的募集申请,两类基金分别排队、分别审核。
在分类审核方式下,基金公司可以同时申报不同类别的产品,按照四种分类模式,一次申报的产品可以达到两个甚至更多。博时基金市场部相关人士预计,基金产品的申报数量明年有可能因此骤然增加。
同时,基金部将进一步简化部分成熟产品的审核程序,对于QDII基金,除创新、复杂产品外,成熟产品不再组织境外专家进行评审;对于其他公募基金,除重大创新产品外,原则上不再组织专家评审会。此举也将大大加快基金产品获批的速度,这意味着,明年起基金发行或现井喷现象。
事实上,在年末基金规模大战中,已有众多基金公司加快发行步伐。据统计,在过去三个交易周的时间,共有44只新基金集中登场。其中,上周共13只新基金发行,除1只是债券型外,其余全是偏股型基金;而此前两周分别有15只和17只基金同时发行。而到明年,这种几十只新基同时亮相的场面或将成为常态。
为避免基金公司为扩大规模而争抢上报产品,《通知》也做出多种限制。《通知》指出,基金公司应当从自身管理能力出发,根据公司自身特点和满足投资人需求的原则研究开发基金产品并择机提交新基金募集申请;基金管理公司在设计基金产品时,应当在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的前提下,考虑自身投资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基础市场发展水平,不能盲目攀比,为了多发行新基金而不切实际地申报基金募集申请。此外,基金管理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某基金研究员表示,上述规定将对基金审核和发行市场进行规范,避免行业恶性竞争,有利于基金业健康发展和壮大。
不过,由于对基金发行审批的放开,意味着发行渠道可能更加拥挤,因此该人士预计,掌握优质销售渠道的大基金公司可能仍将占据优势。同时,通知还规定,“基金开始募集后,原则上不得再延长募集期限”。“在此背景下,小基金公司在申报产品上必然更加谨慎,需根据自身销售能力、渠道档期等来安排基金发行。”该人士进一步分析道,“但机会也同样存在。如果小基金公司能够抓住机遇,也能实现规模的迅速壮大,届时基金业或将迎来一次重新洗牌。”
[责任编辑:amy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