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期开始审慎对待指数基金产品”的传闻,让指数基金的报批公司感叹生不逢时。 IC 资料
守候在北京等批文的各路基金人士都在谈论这样一则消息:证监会近期开始审慎对待指数基金产品,尤其是已获11张批文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更是如此。
指数基金的报批公司开始感叹生不逢时,担心其新基金批文“胎死腹中”。
不少市场人士则将上述消息与A股市场的暴跌,直接联系在了一起。
此前,坊间普遍相信,监管层频频放批指数基金,用意深刻,总体意图是希望股市维持稳定。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出具的报告指出,指数基金规模将达到3000亿到4000亿元,1500亿元的新增指数基金和1000亿元左右的新增股票型基金有望把沪指推高到3800点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底开始,随着股市进入底部区域,华夏、南方等基金巨头争相发行沪深300指数基金,掀起一场发行热潮。目前,在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除华安和上投摩根两家公司外,其余基金巨头旗下均各有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
增强型指基或扩容
“按照正常排队,接下来应该是轮到ETF连接基金和ETF产品,不过由于指数基金放缓审批,这些基金的审批推迟了,大家都在等着再开闸。”有基金业人士称。
所谓ETF,全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其主要投向指数成分股,与一般开放式基金不同,投资者等其上市后可在交易所买卖。至于ETF连接基金,其主要投向ETF,是国外比较盛行的“基金的基金”的一种。
对于未来可能拿到批文的指数基金,基金业人士的判断是,要有特色,不“扎堆”,一些细分的指数和增强指数未来更能在监管政策下,成为一些公司的主动选择。
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暂缓发行的基金品种,通常会遭遇较长的等待期,因此一些基金公司可能修改产品,通过创新来取得监管层认可,增强型指数基金有望重新受到市场关注,其有可能成为一些基金公司的选择方向。
可查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有5只基金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分别是华安MSCI中国A股、银华道琼斯88精选、融通巨潮100、长城久泰中标300和富国天鼎中证红利。各只基金成立至今,总体上能跑赢基准指数。
首只沪深300增强型指基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在暂缓审批消息传出的同时,国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30日发行,这将是今年国内首只登场的增强型指数基金,也是国内惟一一只针对沪深300指数的增强型指数基金。
属性“被动”的指数基金,如何增强?国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赵晓东列举了三重增强策略:仓位调整、行业配置、个股选择。
所谓仓位调整,就是在能够明确判断市场将有可能经历长时间下跌时,下调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
行业配置则是在对沪深300指数各行业和个股的权重配置基础上,根据市值和行业板块的相对价值,决定行业和个股的配置比例。
个股选择则指除投资沪深300个股外,会适当申购新股,并对个别基本面较好的非沪深300个股,进行适度参与。
据介绍,指数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都不低于90%,而富兰克林国海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85%~95%,现金、债券资产以及其他证券品种占比5%~15%。
[责任编辑:amy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