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三大基金经理:经济复苏预期加强目前谈泡沫为时过早
发布时间:2009-7-29 19:49:52
 
文章内容

    本报记者吴晓婧王慧娟

    A股市场加速上涨,上证综指上周已经接近3400点关口。包括私募在内的部分投资者对于目前“过高过快”的涨幅已经心存疑虑,但公募基金依然坚决看多。

    对于A股市场已不便宜的估值,基金经理一致认为,虽然静态估值水平偏高,但基于经济复苏的向好预期,在企业盈利好转之后估值水平会快速下降,由此来看动态估值水平未必偏高,目前谈泡沫还为时过早。

    嘉宾:

    广发聚瑞股票型基金经理刘明月

    长信金利趋势股票型基金经理许万国

    信诚优胜精选股票型基金经理黄小坚

    两大因素驱动市场加速上涨

    基金周刊: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刘明月:流动性的充裕和基本面的改善相辅相成,成为共同推动市场上涨的因素。市场的变化是基于预期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后,投资者预期转好。虽然部分投资者对复苏的幅度、速度不太乐观,但重要的是预期是朝好的方向的。之前预期美国、日本经济复苏速度会滞后两个季度,现在看来,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国内外宏观经济复苏的速度是超预期的。

    之前很多人怀疑投资对经济拉动的效用到底有多大,目前看来,不少中小企业,包括煤炭、化工等已经被带动起来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出口相对不太乐观,但宏观上看,进出口供求关系在改善,微观上看,进出口数据也开始改善。

    许万国:我将这一波行情定性为超跌反弹加上预期引导。2007年大牛市和2008年的大熊市均为百年一遇,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股票市场,均有向历史均值回归的属性。在这个过程中,预期转好起了很大作用。

    从刺激经济复苏的举措来看,中国主要运用了财政政策,而且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支持投资,由于投资的投向和投量不同,市场会发生热点的转移,今年市场热点转换较快,预期的变化起了很大作用。

    除预期引导外,流动性充足也是推动市场上涨的因素。流动性与市场的关系,应该是互为因果。人们倾向于认为流动性充足之后,市场会上涨,但有些时候市场上涨的第一推动力并不是流动性引起的,例如上一轮牛市就是股改引发的。往往是财富效应凸显之后,钱就涌向了市场,流动性随之变得充足,反过来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因素。

    黄小坚:中国这波牛市是国内小环境和国际大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小环境是基本面好转以及流动性充足,国际大环境则是全球流动性的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热钱不断涌入中国。

    在目前这个阶段,货币政策转向概率不大也几乎达成一致预期。目前整个宏观经济虽然复苏迹象比较明显,但只是房地产和相关行业的局部复苏,全面的复苏并没有启动。推动经济增长三大动力之一的出口,依然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转向收缩货币政策的概率不大。

    动态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基金周刊:目前公募基金看多的声音越来越多,但包括私募在内的部分投资者对于目前“过高过快”的涨幅仍心存疑虑。从A股市场整体估值来看,是否合理?目前来看,部分行业中期业绩依然较差,A股市场是否已经出现结构性泡沫?

    刘明月:“盘中调”是目前市场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市场一调整就会有资金进入,这说明整个预期是好的,即使回调幅度也不会太大。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出现大的调整概率较小,中长期来看还是有值得投资的股票。

    谈A股市场出现泡沫还为时过早。流动性既然能放,也能收。随着A股市场的上涨和估值提升,投资者的预期也会发生改变。经济复苏的速度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所以中期业绩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从行业结构来看,年初上涨最快的食品、医药现在开始调整,三月份轮换到房地产、家电,现在涨势也慢下来。股市是基于预期的,整个宏观是一条大的产业链,行业在轮动是经济复苏的迹象。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相互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所以结构性的泡沫是比较少的。

    许万国:公募基金看多,但部分投资者依然心存疑虑,说明市场存在分歧。对于市场的认识有一个常识:市场往往在极度悲观中见底,在怀疑中上涨,在极度乐观中见顶或者崩溃。事实上,短期对于市场走势进行判断,是高度不可测的,但如果遵从常识,可能预判效果会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更需要专注于公司的长期价值,如果真正看好一个公司,当市场回调时正是买入的机会。


相关文章
  • ·三大基金经理:经济复苏预期加强目前谈泡沫为时过早...
  • ·经济复苏预期加强目前谈泡沫为时过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