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不断走高,次新基金的建仓速度明显加快。自5月以来,共有17只偏股型基金发行。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将基金净值的涨跌幅同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进行对比,即可大致了解基金的建仓情况。统计显示,17只偏股型基金一改前2个月缓慢建仓的策略,步入7月份之后,逐渐加大了建仓速度。
5月份成立的4只基金中,长盛同庆从6月份才开始建仓,但6月份的建仓幅度仅有7%,7月份的前2周,其建仓幅度则达到了32%,速度明显加快;万家精选在5月、6月份均没有建仓,到7月份则开始缓慢建仓;5月份成立的另2只基金东吴进取策略和万家精选在5月即进行了建仓,但由于净值下跌,无法判断其建仓速度,从6月和7月的对比来看,7月份的建仓速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加快。6月份成立的8只基金中,仅有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和招商行业领先的建仓幅度超过了10%,但步入7月份,仅有东方核心动力的减仓幅度略小,其余基金的建仓幅度均超过20%,申万巴黎消费增长、浦银安盛净值生活的建仓幅度甚至超过50%。7月份成立的5只基金也都进行了建仓,其中汇添富上证综合的建仓幅度超过30%,新成立不足1周的新世纪泛资源优势也进行了将近6%的建仓。可以看出,次新基金在7月份的建仓速度明显加快,次新基金对后市的看法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与次新基金相对应的是,结束建仓期的老基金7月份后的操作显示出了略微谨慎的态度。广州证券仓位监测模型显示,根据近10日数据测算,基金连续2周仓位出现下滑,从月初的78.33%下降到72.82%,而根据近5日数据测算,基金的仓位在上周出现大幅下滑之后,本周略有上升,但仍然低于月初水平。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基金在5月底、6月初进行了大幅减仓,之后在6月下旬大幅增仓后,仓位一直在高位震荡,但7月份基金略显谨慎的操作姿态仍然显露无遗。
新、老基金仓位变动策略的差异反映了在当前市场不断走高、IPO加速的背景下,空仓或轻仓的次新基金害怕承担踏空的风险,而仓位较高的老基金也不敢盲目做多,毕竟随着市场一路高歌,休整随时可能到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了新老基金明显差异化的操作。
(广州证券研究所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