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非典型行情令主动型基金措手不及
发布时间:2009-7-14 18:06:21
 
文章内容

    海外金融业此前认为任何信息都反映到股价里面去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肖风

    在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的强劲反弹之中,主动基金被指数型基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对此现象,以资产管理为主业的基金行业有何反思?近日,基金界风云人物、博时基金总裁肖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的上涨属于“非典型”行情,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者普遍对于微观经济和市场表现之间的反差感到困惑,而指数型基金就不存在选股以及选时的问题。不过,当市场回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之下,主动型基金跑赢指数型基金的可能还是非常大的。

    主动型基金亏在不适应“非典型”行情

    记者:今年上半年指数基金跑赢了主动型基金,原因何在?

    肖风:大家知道,今年上半年指数基金表现都很好,而主动投资的基金大多数属于自上而下投资股票的,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有自己非常清晰的逻辑的话,他有自己的一个分析框架,不能脱离自己的逻辑框架做投资。

    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年上半年的上涨是一种“非典型”的行情。比如说,煤价最近还在跌,但是煤炭股却创出了新高,自上而下选股票的基金经理就会想买还是不买?这也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我天天看着他们,你要跟自己斗争,跟自己斗争是最痛苦的,跟别人争论都还好,要把自己说服,要打破自己的分析框架。指数基金则没有这个问题,他们的基金经理不用去想这个公司好还是不好,指数基金95%的股票仓位使它在上涨市场中会表现更好。

    记者:那么,下半年主动型基金的机会在哪里?

    肖风:是不是主动基金就不行了?不是这样的。当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下面,自上而下选股的话,超过指数表现的可能性很大。正是因为这样,不能只有指数基金,也要有主动基金。

    市场永远达不到有效状态

    记者:在经过了2008年的单边下跌之后,基金业有什么反思?

    肖风:格林斯潘曾经说过,过去我们数十年来使用的投资理论都被证明是错误的。首先“市场是有效的”的理论,其次是投资组合理论。依据投资组合理论,18个以上的股票就可以分散系统风险,大家也相信只要我买够了股票就可以分散系统风险,于是永远保持95%的仓位。可是我们最后发现2008年是一个无法抵御的系统性风险,而此前大家从来没有研究过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

    记者:投资界一直信奉的市场有效理论是错误的?

    肖风:市场永远都处于接近有效的状态,但是永远达不到一个有效的状态,这是我看过2008年之后的一个思考。海外金融业此次整个大的损失都跟这个理论有关系,此前他们认为任何信息都已经反映到股票价格里面去了,但是不是这么回事。

    比如说,“AAA”评级的东西大家都放心地买了,但是之后发现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资产。现在全球投资界都在重新思考:我们全球投资理论是建立在一个什么基础之上?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1982年以来全球30年牛市背景之下的,是投资界在一个单边市场上形成的理论,因为市场永远在上涨,后来市场在经历了一个系统性下跌的过程后,就发现原来我们没有经历过另外的一面。


相关文章
  • ·非典型行情令主动型基金措手不及
  • ·蓝筹行情让基金措手不及 50ETF重燃激情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