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众基金经理看市:短期市场维持震荡调整格局
发布时间:2009-6-7 11:11:02
 
文章内容

    光大保德信许春茂

    短期市场维持震荡调整格局

    本周上证指数再度创下年内新高,在连续几日上涨后,大盘开始震荡调整。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许春茂认为,二季度市场仍将受益于流动性释放所带来的活跃氛围,但面临一定的风险因素和估值压力。因此,尽管中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但短期市场将维持在复苏预期与盈利困境交错的震荡调整格局。

    许春茂分析指出,市场经过前期的上涨,估值水平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由于贷款期限结构中,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的比例过高,加上居民消费杠杆化的居民信贷严重萎缩,这双重因素使得宏观经济走入上升通道的依据并不充分。因此,许春茂认为短期内继续出台刺激政策的空间不大,而实体经济宏观数据对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在具体的行业配置上,许春茂认为,股票型基金仍旧需要紧跟宏观变化,抓住主线政策、明确主题,如:再通胀和内需增长的机会等。一些值得超配的行业仍然是景气度高的行业、受益流动性充裕的行业、受益再通胀概念的行业。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工程机械、房地产等先行行业的经营情况,以捕捉宏观经济的真实情况。

    申万巴黎魏立

    消费增长基金有望获益70亿补贴

    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资70亿元财政补贴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对此,正在发行中的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魏立表示,70亿元汽车家电补贴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同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A股市场汽车、家电等相关板块有望从中获益,而这些行业也是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重要的投资对象。

    据悉,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明确投资于消费行业的基金。与其他消费类基金不同的是,该基金将狭义消费扩展为广义的泛消费行业。在申银万国二级行业分类中的81个行业,有60个行业属于该基金的泛消费范畴。不仅包括直接消费品,也包括为其提供原材料或生产资料的间接消费品。在其契约中规定,投资于消费范畴的比例不得低于其股票资产的80%。魏立强调,通过内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未来的趋势,未来还可能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而消费增长基金的设计和投资方向,就是为了契合这样的趋势,在政策积极鼓励、刺激消费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交银环球郑伟辉

    投资QDII基金要学会“挑食”

    近期,QDII基金的表现格外抢眼。已经连续三个月涨幅超过10%。其中,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价值证券投资基金还在4月份实现了迄今为止国内QDII基金中额度最大的分红。国内QDII基金漂亮的“翻身仗”使其重新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在投资QDII产品前,要学会做一个“挑食者”,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去判断衡量QDII产品的营养。

    首先,投资时机的把握。交银环球基金经理郑伟辉日前表示,中国、美国的经济有望已基本度过了最坏的时刻,现正在恢复之中,市场流动性宽裕,目前还有很多资金正准备进入股市,未来全球主要市场股市都或存较大投资机会;其次,经历前期一定程度的反弹后,与年初相比,市场环境已有所变化,目前到了必须注重精选个股的阶段;最后,除基金经理外,基金管理公司与其外方投资顾问的实力及合作模式也同样重要,如交银施罗德基金与其QDII投资顾问——公司外方股东施罗德集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机制,无疑给该基金的操作带来了更多更准确的投资方向。

    长城景气徐九龙

    把握景气行业是盈利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如何投资,长城景气行业龙头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徐九龙认为,寻找处于景气周期的行业是目前背景下获得稳健投资收益的关键。

    徐九龙介绍,景气包括长、中、短景气。长周期景气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代表社会转型的必然方向;中周期景气与国家5至10年的发展规划有关,代表明确的发展目标;短周期景气往往是政府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可对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阶段性利好。徐九龙认为,社会必然要转向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食品饮料、家电、商业零售、医疗卫生等大消费品行业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则属于先进制造业和中期景气行业。长城景气基金将选择不同经济环境下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作为股票资产配置的重点。

    在确定景气行业的基础上,长城景气行业龙头基金还进一步将个股锁定为各行业内的龙头公司。据了解,长城景气基金将以主营业务收入行业占比指标作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其他基本面研究,精选目前位于行业前列的公司和未来有望快速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优秀公司。


相关文章
  • ·众基金经理看市:短期市场维持震荡调整格局
  • ·[图文]大盘探底小幅回升 调整格局已经形成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