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合资基金公司中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正处于等待批复的状态中。《第一财经日报》前往上述公司在上海陆家嘴地区的办公现场即上海浦东新区花旗大厦17楼进行实地探访时,该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尚处于筹备阶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忙这件事情,但目前还没有拿到公司成立的正式批文,因此,就“公司筹备阶段”这一问题而言,公司还没有取得标志性的进展。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财经日报》与中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备组具体负责人林伟萌先生取得了联系。他坦承,目前公司的确处于筹备期,公司方面将根据管理层对相关资格进行审查后才能正式获得批复成立。“我们当然希望越早成立越好。”但他强调,“公司方面还是希望各项条件成熟时才开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显示,该基金公司成立后的名字为“摩利基金公司”,即该公司外方股东名字将进入基金公司的主要称谓,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目前而言,未来该基金公司的名字将沿用目前对外统称,即中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显示,上述合资基金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由东莞信托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英国摩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东莞信托持股比例为30%。
“开设基金公司利于贯彻业务多元化的经营方针。”宁波银行一位人士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宁波银行上市之初就考虑过开立基金公司事宜,“很明显,上述做法将直接扩大银行的中间业务,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这也是我们相当关注的”。但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由于开设基金公司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监管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人员构成等诸多复杂因素,因此,无论对内和对外而言,“开立基金公司还是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性操作难度。”而且,从已有的银行发起的基金公司看,后者都有较为强大的外方股东背景,因此,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外方股东,也是宁波银行未来设立基金公司业务的重要的考虑出发点。
[责任编辑:amy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