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大的改变就是无论和谁交流,都会先想想交流的内容能否变成提案?”这是基金行业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作为民盟中央委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年以来最大的感受。
健康发展才是中国追寻的目标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谢卫认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任务,但从具体操作情况看,大家提得最多的还是“保增长”,不少地方或多或少忽略了“扩内需、调结构”,因此他准备在两会上提出关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建议。“在车子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把车再拉回去,而是在车子下坡的时候在路上垫好稻草,使车子有个好的过渡,将来能够很快再上来。”这是谢卫对保增长的最通俗表述,也是他最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我国经历十年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外需取得的,但现今在外需不断萎缩的前提下,中国应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储蓄为主的投资格局,更主要的是改变我国经济的外需主导格局。“对中国而言,我们对全球经济的最大贡献不在于GDP增加值是多少,而是一种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在谢卫看来,这种态势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原因,只有提高内需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调整市场格局,发展适度消费,从习惯培养和保障支持两方面着手才能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日后发展的后顾之忧。
针对目前某些地方管理混乱财政收入不健康问题,谢卫提出了自己此次参会的第二个提案:鼓励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这个提案的核心在于以不同地方政府的信用让市场给予不同的定价。他认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发债实际上具有双向推动力,市场将在对地方政府的信誉做出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市场化定价,高信誉度的政府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发债,而信誉级别较低的政府则将要以较高的利率来发行债券。
基金业需要练内功
“我们的行业发展太快,以至于大家都没有停下脚步去修炼自己的内功。”作为一个与行业共成长的职业经理人,谢卫对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的思考。
在谢卫看来,基金业经过十年的发展总体来说还比较健康,这种健康主要来源于它的透明度。基金业由于有了相对透明的制度安排、采取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坚持长期不懈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带来了投资者的相对信任。“在去年下跌的市场里,投资者虽然也有抱怨,但总体而言还是相对平缓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这是对公募基金制度最好的检验。对于2009年我充满信心,首先2009年的市场将会逐渐呈现相对积极的一面;其次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保持平稳,A股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同时投资者在一批批成熟,并且成熟的速度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现在基金行业在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是练内功。基金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团队年轻,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但这些年里,基金业不断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始终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这使得整个行业都处于焦躁当中,很多公司无暇顾及对内部各项制度的完善、内部资源分配的优化等,而一个内部结构稳定的公司将会适时体现出其爆发力,带来新一轮的增长。”谢卫对记者说。
经过多年对基金行业的种种思考,谢卫认为,基金行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还要做好与此相关的两件事。首先是基金公司投资的稳定性和投资风格问题,大部分基金公司还未找到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有个性的一以贯之的投资风格,市场也缺乏成熟的坚持自己投资理念的老手。
其次,基金公司肩负着投资者的重托,因此讲责任是必须的。谢卫表示,比如他所在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就储备了一批业内的资深基金经理,而且公司成立以来,投研团队无一人离职,保证了投资的稳定性,也是对投资者的负责。而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上,更是坚持“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合适的产品”,比如近期将推出的交银先锋,就是基于对2009宏观市场的判断,把握中小企业成长机会的产品。
从此肩负更重的责任
“对我来说,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生活带给我生活上最大的改变是责任比过去更重了。”谢卫笑谈,自己与同行以及朋友放松的交流现在也变成了他收集民意的最好方式。
不仅是与人交流,即使在一个人读书看报的时候,他也会思考“这件事能否形成提案反映上去?能否解决一定的问题?”这种意识是过去不任政协委员的时候不可能具备的。对整个基金行业而言,现在大家有了一个把集中的问题变成提案的通道,很可能因为一种声音从此改变一个行业,而这也正是作为政协委员的谢卫最想看到的。
为了收集舆情民意,因此相对过去,谢卫的生活现在更为忙碌,“但我觉得更加充实,这种责任感使我觉得有义务去多听多了解业内的声音。最简单的一点,我过去闲暇时上网的时候喜欢下下围棋,现在变成了上各种论坛。因为那里有最多的反映大家真实想法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对我很有启发,我的提案也有来自论坛的声音以及我对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