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冬,踏上新年征程的大多数基金公司普遍选择“低调”、选择压缩营销费用。
然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搬进了更加豪华的写字楼,还选择在香港举行堪称“史上最奢华”的“2009年景顺长城策略发布会”。
每经记者巩万龙
2008年水深火热的股市,使得众多基金投资者巨额财富化水,如此情形着实让有着“基金财富专家”之称的基金公司备感汗颜和羞惭。并且,面对着基金业2009年的严冬,踏上新一年征程的大多数基金公司普遍选择“低调”、选择压缩营销费用。
然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08年搬进了更为高规格的写字楼后,,日前,又将“2009年景顺长城策略发布会”选在香港举行。
景顺长城此举表面看来仅是剥夺了内地投资者的参与机会。但是如果细细想来,这笔开销是来自成千上万财富巨亏的基民支付的管理费,这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景顺长城09投资报告会“一掷万金”
A【景顺长城“盛宴”】
2008年一轮罕见的大熊市,让基金公司尝到了苦头,并直接导致了管理费的大幅缩水。
“节约成本”、“压缩开支”……这成为了众多基金公司2009年一致的行动;然而,却有一家基金公司却异常“奢华”,不仅在2008年搬进了更为高档的写字楼,更是在本周一掷“万金”,选在了香港举行了2009年策略报告发布会。
策略会一天游香港两天
“真是没有想到景顺长城会在香港举行2009年策划发布会,这不是剥夺了我们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机会吗?”一位基民如此告诉记者。
据悉,1月9日至1月11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组织内地的人士前往香港,在香港举行“2009年景顺长城策略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从会议日程安排来看,举行策略报告会的日期为1月9日,而随后的两天基本与会议关联不大。1月10日的安排是游览香港迪斯尼乐观等,1月11日的安排则为自由活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香港之行,景顺长城将对所有参会人员的食宿、参观等费用全部包干,花费自然不能用“一掷千金”来形容。
对此,一位业内权威人士指出,这是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如意算盘”。由于业绩大幅缩水,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已经成为坊间和中小投资者口诛笔伐的重点“关注”对象,如此行为可以缓和一下弹压。
搬迁新楼租金不菲
如果说景顺长城举行一嘲另类”的策略报告会仅仅是其“奢华”的一个写照外,那么2008年其喜搬新楼,就是其奢华举动的另一个侧证。
去年国庆长假过后,为了融入金融企业高规格的办公氛围,作为合资基金公司的景顺长城“更换门厅”进入深圳市中心区CBD商圈。
自2008年10月6日起,景顺长城94名员工将由原来的深圳市中信城市广场16层,正式迁至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嘉里建设广场21层,嘉里建设广场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属于中心区CBD商圈。
据了解,嘉里建设广场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租金较高,景顺长城租用面积也由原来中信广场的1600平方米扩展到3000平方米左右,每月每平米150元-200元,同区域的其他写字楼租金大约为每月每平米100元左右。
也就是说,仅办公租金一项,景顺长城每年需要支付费用约为540万元~720万元。
奢华行为基民买单
翻看了景顺长城的帐簿,你会真正理解,为什么景顺长城会有如此奢华手笔。由于在最近几年内保持着持续稳增的巨额管理费额收入,另类“奢华”的报告会、高档的写字楼,其实对于这两年规模暴增的景顺长城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据Wind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07年,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42.99亿元、297.86亿元、1069.73亿元,实现年均三四倍以上的增长。“大跃进”式的资产规模增长,给景顺长城基金带来了滚滚财源,2005年至2007年的管理费收入分别为0.52亿元、1.48亿元、9.54亿元。
直到去年上半年,景顺长城管理费收入就达到了5.96亿元,去年下半年资产规模仅缩水100亿元上下,2008年全年管理费收入有望达到9亿元左右。
B【景顺长城困局】
创业团队分崩离析业绩高台跳水
翻开景顺长城旗下基金的历史业绩,一张清晰的明星基金高台跳水路线图毫无疑问地摆在了投资者和基金同行中的面前。
2006年和2007年,业绩跻身一线的景顺长城在基金公司中可谓是进步神速,这也令众多的深圳同行羡慕不已。然而,在刚刚经历完熊市大考,景顺长城不仅交出了一张巨亏的答卷,同时基金业绩几乎集体陨落,其滑坡的速度令业内同行直咋舌。
高管流失牛人去职
回顾景顺长城5年的发展历程,不得不说,目前的第一批创业团队已大多流散。2007年成为了景顺长城人才流失最严重的一年,公司“元老级”高管和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走。
2006年股基冠军景顺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李学文,在2007年年初请辞,当年9月李学文和投资副总监杨兵兵正式离职。2007年6月,景顺长城公告称,公司另一位副总经理初伟斌辞职。如果向前追溯,景顺长城创业元老之一的副总经理岑伟昌,于2006年年底离开公司。
目前,该公司总经理梁华栋是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留任创业“元老”为数不多者之一。据熟悉梁华栋的人士表示,传媒出身的梁总擅长演讲,工作勤恳,对公司内部管理极为细致。
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众多牛人、大腕离去所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从该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现来看,目前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投研水平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并且,人手方面也有点捉襟见肘。
据了解,目前,投资总监为王新艳独立管理公司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景顺鼎益和景顺精选蓝筹,投资副总监为李志嘉单独管理景顺新兴成长。
业绩大幅落后基金排名垫底
2006年的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可谓气势如虹。
2006年,景顺内需增长基金以182.27%年回报率一举坐上了当年股基的头把交椅。与此同时,同门兄弟景顺长城鼎益和景顺长城优选股票的回报率分别高达153.95%和130.73%,分别排名股票型基金第8名和第21名。
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日中天的景顺长城迅速完成了从众星捧月到默默无闻的蜕变。据晨星数据显示,曾经红级一时的景顺内需增长2007年的收益急速跌至109%,2007年股基排名为第110名。2008年,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以亏损55.12%的成绩结束了2008年的征程,在可比的189只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131位。
其实,景顺长城旗下其他基金的景遇与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表现大相径庭。2007年下滑的不仅仅是景顺长城旗下的“头牌”基金内需增长,景顺长城优选股票基金当年的回报率也降至91.33%,位列135名。与此同时,公司旗下景顺资源垄断、景顺新兴成长排名也都在100位以外,排名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的后30名。
C【景顺长城“发家史”】
持有人高位进场景顺长城资产规模“大跃进”
景顺长城“发家史”应该算是基金业较为典型的例子。据Wind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07年,景顺长城资产规模分别为42.99亿元、297.86亿元、1069.73亿元,实现年均三四倍以上的增长。
景顺长城资产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业绩却倒退了一大截。业绩的下滑和股市大环境的演变,让众多高位进场的基民深度套牢。
股市高位忙扩张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股指冲上历史高点6124点前的2007年6月至9月,对于景顺长城尤为关键。有数据统计显示,在这期间,该公司资产规模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井喷式增长。
2007年6月18日,景顺长城精选蓝筹首发募资147亿元;景顺长城精选蓝筹成立后的第二天,景顺长城鼎益就迅速“接棒”。该基金公告每10份基金分红10.70元,通过大比例分红把基金净值降至1元附近;继景顺长城鼎益之后,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动力平衡又分别于2007年7月17日和9月10日进行了每份分红1.23元、1.45元的集中持续营销。除大比例分红外,景顺长城资源垄断于2007年7月26日实施拆分。据当时数据显示,是时,景顺长城基金的净申购踊跃。
然而,当我们现在回顾2007年下半年至今以来的股市,不难发现,景顺长城的2007年3个月的井喷式扩张,无疑将众多投资者套在了高位!
手续费创记录
其实,除了资产规模“大跃进”增长令人热议外,景顺长城的高额申购费率也是坊间的谈资。
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的申购费率仍然按“牛市标准”收取,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申购费均高达2.5%,这在国内所有基金品种实属罕见。一般来说,国内绝大多数“明星基金”的复制基金的费率是偏高的,但这些复制基金的申购费率也只有2%。
随着景顺长城旗下基金业绩快速下滑,投资者逐渐开始对这种高费率基金态度冷淡,景顺长城2008年营销路演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2008年10月底,该公司新基金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首发一度被迫延长两周才募资2.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两个月时间内,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的份额就迅速降至1.27亿份。
D【基民心声】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景顺长城
作为内地首家中美合资基金公司的你,曾经何等风光,勇夺2006年股基桂冠,多只基金排名靠前,手下精兵强将如云。但是,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你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变得面目全非。市场判断、投资策略、选股能力,就如同三重厚重的挡板,将你挡在了辉煌的门外,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业绩跳水,基金排名沦为末流。到底是什么惊人的力量把你拉下了神坛?
我可以不和你谈一场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到香港“奢华”召开,我也可以不去深纠你赚了钱换豪宅的行为是否妥当。因为,你作为是资产管理方,就是依靠出卖“炒股”能力来赚取收入。你是不是已经忘了立业之根本——把做好业绩放在首位。
如今,你还要使用我的管理费去奢华生活,你不知道我在08年受伤的心还在痛。你正在极大地挑战了我对你的忠诚度,你伤透了我的心,我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景顺长城!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