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货币型基金收益率跑赢定存
发布时间:2008-12-22 21:24:50
 
文章内容

    货币型基金

    收益率跑赢定存

    □本报记者马薪婷

    WIND资讯显示,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来40只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为1631.44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8.61%;而2007年40只货币基金资产净值为1110.46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39%。因此,今年以来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占比比去年提高了1.54倍。据天相数据显示,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36%,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52%。

    业绩榜:

    3只基金保住前十头衔

    与去年货币基金排名相比,今年可谓有起有落。以2007年12月31日为起始日,截至2008年12月19日,从业绩来看,首先,“状元”发生了变化,由去年的大摩货币基金被中信货币替代,截至12月19日天相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排名第18位的中信货币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4.42%,超出去年货币基金冠军大摩货币基金回报率0.34%;暂时领先第2名海富通货币B0.17%。

    而大摩货币基金业绩遭遇“滑铁卢”,业绩一落千丈,由去年的第一位的成绩下滑至今年的43位,倒数第9名。今年最新回报率仅为2.95%。更具戏剧性,与之相对的是,去年业绩排名倒数第9位的博时现金,今年业绩却一跃千尺,上升到了第6位,闯进了前十货币基金的行列。

    不仅“第一名”的基金发生变化,就连去年位列前十的货币基金,今年也鲜有延续佳绩的。天相投资系统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来排在前十名的货币型基金中,仅有海富通货币B、嘉实货币、万家货币这3只货币基金延续了去年位列前十的佳绩,其余7只基金均为“后来居上”。

    数据显示,海富通货币B由去年的第7位上升到今年排名的第2位,嘉实货币和万家货币名次则稍有下降,其中,嘉实货币由去年的第2名降至今年的第4名,万家货币由去年的第4名降至今年的第5名。

    大事件:

    4次降息央票隔周发行

    今年对货币基金影响最大的事件首推9月份以来的4次降息。特别是第四次降息,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基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做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降息,此次贷款利率降幅创出11年来最高水平。

    而货币基金主力配置的债券品种——央票发行频率变每周为隔周,则是另一桩大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央票一直都是货币基金主力配置的债券品种。根据申银万国统计的数字推算,今年三季度,央票占整个货币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60.72%。

    10月末至11月初,央行先后两次将1年期、3个月期票据改为隔周发行。10月27日,中国央行表示,将暂停每周一次的1年期票据发行,改为隔周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新规定即日起生效。紧接着,11月5日,央行再次宣布,从11月6日起暂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央行同时表示,为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该行将开始隔周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这在近年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并不多见。

    在上述大事件的影响下,第四季度,多只货币基金按照“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偏离度超过0.5%,不得不对组合进行调整。

    受降息预期的影响,债券交易价格上涨较快,使得基金原有库存证券浮动盈利大幅上升。致使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在第四季度抢尽风头,多只货币基金按照“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偏离度超过0.5%,并相继发布了公告且对组合进行调整。

    11月14日,华夏现金增利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7.843%。截至12月19日,仍有8只货币基金的最新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海富通货币A和海富通货币B七日年化收益率依然高企,分别是16.71%、16.93%。

    展望2009:

    谨慎对待信用风险

    嘉实基金认为,2009年宏观经济基本面仍将有利于债市,占比最大的债券类属——央行票据的逐渐淡出将大幅减少债券供给,债市在资金面和技术面均偏正面。

    海富通基金认为,就宏观经济来看,各个方面都支持一个中期的债券牛市:外围经济的衰退,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国内市场,利率下降通道已然打开;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大,2009年的CPI可能大幅度下降,人民币能够保持小幅度的升值,资金面充足。不确定性在于:如果执行刺激经济计划,国债发行可能增加;未来半年内公司债券发行将大幅度增加。海富通认为,基本面因素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主导债券市场,因此,投资组合继续保持长久期管理,但应该谨慎对待信用风险。


相关文章
  • ·货币型基金收益率跑赢定存
  • ·货币型基金如何成为熊市投资避风港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