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熊市扎堆增发重组股:基金抱团反面案例
发布时间:2008-12-8 20:57:49
 
文章内容

随着宏达股份(600331.SH)、云天化(600096.SH)等停牌股复牌后进入“价值回归”行情时,那些重仓持有的基金也苦于未能及时“脱逃”而令自身的净值遭遇重挫。而且,伴随着增发新股进入大面积“破发”,原先被基金经理们认为是“盈利点”的买卖结果都成了“亏损点”。很显然,曾经在市场上发挥一定功能的基金“抱团取暖”策略很快在现实面前纷纷“碰壁”。

“这与目前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机制有很大关系。”某合资基金公司资深人士认为,目前基金公司主要采取了比较“相对收益”的方式以确定某位基金经理的全年业绩。一般情况下,与业绩基准比较、与同行业绩比较、与同一家公司内部其他基金经理操作业绩比较以及与大盘同期表现比较,是基金经理们通常较为关注的。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在排名压力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基金经理可能对于其掌管的产品业绩短期波动较为敏感。在这种条件下,基金经理采取“随大流”以及被动型的指数化操作倾向较为明显,至少这在年终考核时能够有一定的发言权。

值得补充的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基金公司的薪酬体系也是导致部分基金公司作出相对冒险决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基金公司人员的全年薪资往往是在年初就制定的,其获得薪资的来源也主要是以去年的基金公司管理费作为来源。另一方面,与靠“绝对收益”才能获得报酬的私募类产品不同,无论行情以及产品业绩好坏,基金公司理论上都能够通过提取管理费的方式获得报酬,这在一定程度上令这类机构投资者生存无忧,后者也容易陷入群体性的思维误区,即采取“抱团群暖”的策略以规避风险。

对于基金参与增发新股行为,某合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解释称,在系统性风险即将到来之前,基金公司要做的就是尽量“收缩战线”,并对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详加考虑。


相关文章
  • ·熊市扎堆增发重组股:基金抱团反面案例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