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业内人士预测:明年房价走势将低开高走
发布时间:2010-12-27 19:06:58
 
文章内容

  历史数据:

  加息@股市走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周期的“初期”、“中期”、“末期”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投资格局。

  加息周期之“初”:

  股市加速探底 金融地产腾飞

  2004年10月29日,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上调至2.25%。随后,2006年8月19日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2%,宣告中国正式步入加息周期。这两个时间点之间,可以理解成该加息周期的“初期”。

  这一时期的沪深股市,正处寻底过程。2004年10月29日,上证指数点位为1320.54点,整个股市尚处于下跌趋势。半年过后,在第二次加息之前,沪指便迎来了998点的大底。

  有意思的是,2006年8月19日第二次加息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走出的是一个低开近2.5%但最终翻红的见底走势,这也表明,第二次加息的出现,以及加息周期的正式确定,成为确立牛市行情的开始。

  从政策背景看,加息的原因是防止经济过热,但潜台词是经济向好。第二次加息和第三次加息期间 ,金融行业以平均涨幅153.99%跃升至期间涨幅榜第一位。

  加息周期之“中”:

  迎来调整风格转换

  2007年5月19日,股市迎来加息周期中的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79%升至3.06%;2个月后,第五次加息,加息周期的中期出现。

  这一时期恰逢股市中级调整。市场闻之色变的“5·30行情”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7月21日,第五次加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正是股市走出调整,跳空上涨的开始。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盘面出现了显著变化,那就是风格转换。前期的领涨板块没落,市场风格发生变化。而判断“中期”出现的标志便是加息频率加快。

  加息周期之“末”:

  股市即将见顶赶快“跑路”

  在加息周期中期,第五、六、七次加息的间隔只有一个月,一年期存款利率从3.33%升至3.87%,很显然,对于流动性泛滥,管理层已经忍无可忍,加快了调控的步伐。此时,加息周期的末期出现,市场进入强弩之末。在17个交易日后,股市见顶6124点。

  第八次加息,也就是上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1日,在15个交易日后,指数形成“双头”,大级别熊市来临。在加息周期的末期 (2007年7月21日~9月15日),从板块涨幅看,煤炭行业、钢铁行业这些前期涨幅并不大的“大块头”开始领涨,小盘股涨幅处于末位。到最后一次加息时(2007年9月15日~12月21日),有色、钢铁、房地产、石油、煤炭开始下跌,概念板块方面的资产注入、迪士尼开始跳水。

  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跑路”。判断标准就是,加息频频快到不能再快,量能开始减少,热门股开始下跌。

  股市

  下周股市或低开高走

  第二次加息将对股市产生什么影响呢?多数分析人士也认为由于对加息预期已久,现在算是靴子落地、利空兑现,下周走势应是先抑后扬。

  券商多数对后市表示乐观

  10月19日晚间,央行34个月来首次加息,市场对是否进入加息周期曾经争论声一片。但第一次加息,只能说明上一次减息周期结束,而此次第二次加息,才能确定步入到一轮加息周期。

  近期出炉的机构策略报告中,虽然也有券商予以看空,但绝大多数对后市抱乐观态度。在加息周期下,看多的理由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维持快速增长;二是流动性维持充裕,人民币继续升值,热钱继续涌入;三是加息打压地产,将吸引资金投向股市。

  对此,李长安博士表示加息是把双刃剑,即会遏制投资,又会抑制消费,还会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息对抑制目前的通胀的效果有待观察。他认为,股市走势不是取决于货币政策具体如何,有时跟宏观经济走势也不太一致,而是取决于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2007年,在大牛市中,即使加息股市也还会上涨。对市场而言,由于对加息预期已久,现在算是靴子落地,利空兑现,下周应该是先抑后扬的走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业内人士预测:明年房价走势将低开高走
  • ·加息抑房价还是益房价 业内人士对前景看法不一
  • ·业内人士称国新可能面临比国资委更艰巨任务
  • ·[图文]金证顾问:股指低开高走 醉翁之意提前显露
  •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无风险高收益只是美丽谎言
  • ·业内人士:加强大宗商品OTC市场监管迫在眉睫
  • ·上周郑州PTA期货低开高走 短期内维持震荡
  • ·业内人士:黄金作为避险工具下半年升势可期
  • ·业内人士称房价尚未触底 “退房潮”只是传说
  • ·[图文]螺纹钢21日低开高走 1.39%幅度收涨至4163元
  • ·业内人士揭秘地下炒金公司“吸金大法”
  • ·业内人士透露“玄机”Visa已占双币卡半壁江山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