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终于不涨了,然而房租这个“瓢”却浮出了水面。数据显示,4月底以来,全国多个重点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持续上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房屋租赁价格平均涨幅超过10%,其中部分区域涨幅甚至达20%。
房屋租赁市场在我们眼中,向来是个充分市场化的领域——房源分散,所有者彼此互不相识,小散户对小散户,所以租房租金明显是市场化价格。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由买转租”和“由卖转租”分别成为房屋租赁市场需求和供给两方背后的主要变量。而目前的市场表现,似乎证明“由买转租”这个代表需求的变量更加旺盛。
然而,面对目前严峻的房屋租赁形势,近日某权威媒体高声提醒我们,房租暴涨源于“利益集团”借机阻击地产宏观调控。难道存在于房屋租赁市场的“阶级敌人”,真的被我们忽略了吗?环顾四周,有媒体6月初在北京发现存在房产中介哄抬房租价格的现象,“利益集团”所指应该就是这些人了,否则,总不会是指靠房租补贴家用的升斗小民吧。
自房价飙涨以来,房屋租金此前一直是缓慢增长,国内主要大城市租售比(房屋月租金与房屋总价的比值)甚至达到1/700。国际租售比通常在1/200——1/300。本来大家万众一心地指望,同时也理所应当地认为,房价大幅下跌,是修正北京、上海不合理租售比的唯一途径。然而不承想,自最严厉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4月底以来,房价没调整多少,房租却是大幅上升。如果,修正不合理租售比,最终是通过租金补涨的形式完成,那么,这个空间还很大,这个预期也太可怕了。CPI(消费物价指数)的高低代表着通胀水平,2009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而房租在CPI中占比约1.5%。
房价涨上天无关CPI,因为它是“投资品”,房租就不同了。由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权威媒体急于抓出房租上涨的幕后黑手。
然而,记者却认为,与其为房租上涨引进“阴谋论”,不如让房租上涨成为改革的动力。
事实上,以冻结需求为主要着力点的本轮地产调控新政,为各项后续改革赢得了时间。天量信贷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垄断行业、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问题;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房租上涨,政府部门应该以此为鞭策,积极克服自身惰性、斩断利益诱惑,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保障住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