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帮忙伪造社保证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每一轮的楼市调控下,都出现了许多小“伎俩”来规避政策。在此轮调控中,深圳又惊现中介代办“一年社保和纳税证明”来规避调控政策。
深圳楼市调控细则指出,不能提供一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住房贷款。
而这个遏制投机的“利器”眼下却能被轻松化解。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深圳几大中介公司开始通过代办社保或纳税证明来规避这些规定。
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天然居附近的世华地产,当记者表示刚来深圳不久,并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的社保或者纳税证明时,业务人员随即向记者表示。“这个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
下午,该业务员就致电记者表示,他们中介公司可以代办一年的纳税证明或者社保证明。“尽管社保和纳税都可以办,但是目前我们基本上都是帮购房者办社保证明,因为银行更认社保证明。 我们刚刚才办了一个社保证明,大概花了5000元左右。”
“我们向社保部门交钱,他们怎么会不乐意。”该业务员表示,“我们现在是有人在专门做这个,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这并不是一家、两家中介公司在做,目前深圳许多中介公司都在用这种方式招揽客户。”世联评估总经理助理王卓向记者表示,如果按照最低标准去交的话,补一年的社保大概在2000—3000元,一年的纳税证明大概是900元。
利益驱动下的铤而走险
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对于楼市调控三令五申,而部分银行、中介敢在这个风头浪尖铤而走险,仍在于其背后的利益驱动。
“目前几大国有银行的存贷比例较低,像工行等银行的存贷比例在50%以下,这意味着目前存款多,而贷款较少。”央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向记者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为了控制风险,下半年的地方平台贷款可能将减少,那么银行将面临较大的贷款压力,而个人房贷作为比较优质的贷款,银行出于盈利的考虑有可能放松。
“另一方面,许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好的报表,同样也需要对投资者负责,所以还是有经营的压力。” 世联地产研究总监王海斌表示,此外,他认为,这并不是银行总部没执行政策,而是许多支行出于业务的考虑,才会铤而走险。
而中介则更是为了生存而博。二手房买卖是中介公司的核心业务,在楼市调控后,二手房成交量急剧萎缩,不少中介机构已经倒闭。
中原监测数据显示,新政前一个月(3月16日-4月15日),中原代理的深圳市二手房成交面积达374652平方米。新政后的一个月,中原成交面积降至36083平方米,成交面积环比降幅达到了90.40%。
中原地产5月份市场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深圳市至少有600家中介店铺零成交。当月深圳市约有近百家中介铺面关门。
“在这种攸关生死的时候,中介公司肯定会想出一切可以做的办法来促进成交量。”王海斌表示。
政策未现松动信号
楼市蹦出种种乱象充分折射出目前市场各方力量的博弈。
一边是政策密集出台彰显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另一边是开发商今年不差钱,价格久久未降。正是在这种博弈下,市场成交量进入了停滞的状态。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调控前后房价基本坚挺,新政后第二个月,一手房均价为18594元/平方米,相比新政前第一个月的均价仅下降0.5%。而成交量却大幅下挫,新政后第二个月,深圳一手房成交量为13万平方米,相比新政前一个月下降64%。
“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当政策调控把旧的利益平衡打破后,他们肯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王海斌向记者表示,而执行不力就是人们对于调控最为担心的地方。
在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看来,目前中央对于楼市调控的决心很明显,所以这些偷偷摸摸打擦边球规避政策的现象只是个别的,并不是政策松动的信号,也不可能成为趋势。每一轮政策下来,都是监管和反监管相随。
“在8月左右,房价将明显下跌,到时候随着成交量的回升,这些现象也将逐步消失。”国世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