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在买卖双方僵持、观望中度过了国十条出台后的第一个月。业内外似乎都在屏息等待房地产业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就目前情形看,中小房企仍将首当其冲,一位开发商直言:“我们顶多能撑三个月,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而就区域来说,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远郊区域将率先领跌。 房价何时出现松动,也许历史经验可引以为鉴。2008年7月,随着金融危机加剧,楼市成交量开始直线下降,但房价仍然坚定上涨。整整3个月后,也就是到了2008年10月,上海等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只有2007年同期的两成,房价由此直线下跌。 一个可以对比的数据是,今年年初以来,楼市成交同样连续数月下降,而房价持续坚挺。到了5月,上海等地楼市成交量再次跌到去年同期的两成不到。
本报深入采访了大中小三类房企,一个明确的共识是:大房企此轮房价抗跌性更强,中小城市中小房企的资金压力正逐渐加大,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银行的门难登,购房者又不买账!降价,已成必由之路。而一些受访企业更直言,房价最多再挺3个月。 虽然这轮降价可能由中小房企领跌,但大房企仍最终难免走上降价之路。 据本报了解,在数日前的一次万科集团内部会议上,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告诫各地分公司不要心存幻想。同时,万科集团授权地方分公司可视各地情况调整销售及价格策略。到17日,北京万科率先小幅降价。 大型房企可能出现普遍降价趋势的时间是在今年下半年。据了解,大量房企的新盘上市周期定在今年下半年,在供给量大幅增加和需求观望双重作用下,房企降价将不可避免。“有地产名人说开发商可以撑一年,这肯定是夸张的我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开发商最多也就能撑半年。”潜龙地产副总经理贺承军称。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