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16巨头千亿买地 78家央企退出难挡房价飙升?
发布时间:2010-3-26 18:40:04
 
文章内容

高德置地:今年拿地更为谨慎

随着经济复苏,商业地产业渐渐走出低迷的形势。作为专注于商业地产的高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其对于经济的波动也甚为关心。

在密集的土地政策调控下,北京土地市场依然频现地王。高德置地副总经理刘文敏表示,作为专注于商业地产的公司,在各种政策的影响下,今年公司拿地将更为谨慎。

去年下半年,广州区域的房价连续4个月领跑全国,累计涨幅高达40%。活跃的楼市交易也带动了土地市场的活跃。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广州土地出让金达489亿元,远远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刘文敏认为,今年在政策的调整下,广州土地市场会比去年情况相对弱一些。如今过高的住宅市场价格,将不会出现上涨或下降的大幅波动。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广州市中心的住宅价格或将稳中有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不同于住宅市场,商业地产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今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暖,商业地产呈现较快的恢复。特别是今年3月份,与2008年同期相比,高德置地的客户量上涨了50%,租金也是整体是向上走的。

嘉华国际:改变方式可弱化央企优势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央企在香港买地、盖楼,部分港人对此事至今还记忆深刻。2009年,记者在香港采访时,还被当地导游告知,香港中环附近的不少楼宇,是由内地的国有企业在香港建造的。

但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文胜说,现在在香港仍然参与竞拍土地的,只有中国海外和华润置地两家央企。原因是香港土地制度在200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改为目前使用的 “勾地制”,正是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央企在财力上的优势,才没有变成最后的胜势。

央企拿地榜·现象

央企在京抢地王 穗深土地拍卖难

一边是政策重压下,高价“地王”频现,一边是拍卖时间不足十分钟,甚至出现流拍地块。这就是近期北京土地市场与广州土地市场的“冰火两重天”。造成这一局面的,除了地方政府的推地策略,还有央企的拿地偏好——在短期内,它们显然对北京市场更感兴趣。

穗深土地成交冷清

3月18日,广州南沙地块出让,此次共计出让3幅地块,仅有3家中小型开发商参与竞拍,竞拍现场出奇地冷清,整个拍卖过程仅耗费十分钟时间,就快速收场。其中两幅住宅用地分别以约1190元/平方米和15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交,另外一幅商业用地流拍。

就在之前不久,广州源溪大街烂尾地块的“运气”同样不佳。尽管该地块位于市区,但在拍卖现场上参与角逐的同样多是小型开发商。该地块最终被佛山南沙平南实业公司以7100万元的总价拿下,折合楼面价格不足4000元/平方米。

无独有偶,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土地市场成交也趋于平淡。记者在深圳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粗略统计发现,今年1~3月,深圳土地市场推出31宗地块中,成交地块仅25宗。中国综合开发研究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深圳市场不如北京市场火热,主要是由于深圳几乎没有住宅用地推出。

记者也注意到,截至3月30日,深圳挂牌出让的土地的确大部分为工业用地,商业性质的用地只是少数。此外,宋丁指出,由于目前政策形势不太明朗,对开发商来说,拿地也更趋于谨慎。

土地供应或5月回暖

黎文江表示,历年的广州土地市场在年初都略显平淡,政府在年初一般都会推出一些不太热门的地块,一方面可以试探市场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年初开发商手头资金不太充裕,政府此举可以避免好地块遭遇流拍。据悉,去年广州成交地块达79宗,成交金额475.8亿元;其中,出让价格高于底价的地块有30宗,集中于下半年成交。

“从销售的旺季,以及一般政府推地的规律而言,预计5月前后,土地供应市场会活跃起来”,黎文江表示,届时土地出让将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开发商也会掀起拿地潮。

“如果推出好的地块依然会有开发商去抢夺,而且竞争会很激烈。”仲量联行投资部刘裕通判断,尽管今年政策预期不明,但好的地块仍将以高价出让。

黎文江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市场上一些大型的开发商手头上依然土地充裕,但是为了更长远的考虑,这些公司依然会大举拿地,一方面提升企业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

央企拿地榜·具体案例

中航地产退出国有股将转让

“目前公司还没有具体的退出方案,至于大股东如何考虑,我们这个层面还不知道。”针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出地产业,中航地产(000043.SZ)证券代表杜李丽3月24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也在等相关政策明朗,因为股权退出涉及很多层面,必须共同协调。”

退出将由集团全盘考虑

中航地产是在深圳交易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H股上市公司中航国际(00232.HK),再往上是中航集团。

“由于是上市公司,所以在退出时只需要更换股东就可以。或者说,换一个大股东,公司仍将继续存在。”中航地产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这次的退出政策,将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如何退出要看控股股东中航集团的计划。

国资委的“清退令”引发投资者强烈关注中航地产。有关猜测,退出地产业务后,中航地产是否变成一个净壳,然后进一步重组?

中航地产有关内部人士否认了这一猜测。他表示,根据国资委的要求,是中航集团必须退出房地产业务,而不是针对这个上市公司的实体业务清退。

据杜李丽介绍,尽管中航集团还有其他子公司涉足地产业务,但是只有中航地产这一家涉及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这次退出只涉及股东更换,不影响公司的发展战略,董事会将视情况变化做一些调整。”

杜李丽还向记者确认,中航集团在退出时,有国有股要转让出去。一旦这些国有股全部向社会资本转让的话,中航集团退出之后公司的国有性质将改变,具体是什么结果,目前还不明朗。

非国资委管辖央企谁来监督?

据记者了解,有多家类似中航地产的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他们也跟中航地产一样面临诸多疑惑。

“在国资委点名的78家央企中,或多或少都持有下属房地产子公司的股份,我们不方便做一些评论。”杜李丽说。

在采访中,一位涉及退出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人士指出,国资委下属的央企只是大型中央企业的一部分,为什么中信地产等央企不退出呢?“从国家的层面来说,政策并不公平。”

据了解,中信地产不属于国资委管理,而属于财政部管辖;中国人寿属于保监会监管,所以也无需退出房地产,其竞标地王并不受此次政策调控影响。

地产业务是一大热门,央企都看得很重要,都想做大做强,“所以在遏制地王方面,央企应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国家支持部分央企专注于把主业做强,但是具体采取什么方式,还需要考虑。”上述匿名人士称。

每经记者 杨羚强 朱玲 汤白露 实习生罗伦 发自上海、广州、北京

[责任编辑:gavinyan]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 ·[图文]16巨头千亿买地 78家央企退出难挡房价飙升?
  • ·股权激励刺激股价飙升 八机构鏖战北纬通信
  • ·房价飙升受通胀预期影响 2010年楼市易跌难升
  • ·[图文]万科A(000002)巨单跟进 股价飙升翻红
  • ·国内期市维持震荡格局 金价飙升进行中
  • ·[图文]江西铜业101亿元存货创纪录 赌铜价飙升?
  • ·[组图]饲料价飙升 猪肉价或追涨
  • ·油价飙升带动大宗商品重拾升势 普遍上扬
  • ·油价飙升 刺激商品市场继续走强
  • ·房价飙升 首付20万北京刚需族五环沿线买房
  • ·新华视点:油价飙升背离正常供需
  • ·国际油价飙升背后暗藏玄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