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以房养老”市民短期不接受 谁将首吃螃蟹
发布时间:2010-3-22 19:19:43
 
文章内容

难题2

房屋产权如何处理?

“以房养老”这种养老方式在国外已经成熟,但在我国推行还面临一个特殊的国情,即我国商品房只有70年产权,70年后如何续权还是未知数。

有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将房产抵押后,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已经所剩不多,那么,保险公司依靠剩下的使用年限来补偿已支付的养老金成本,则所能承受的给付能力也就相当有限。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指出,房产收回后该如何循环,如何处置?保险公司可出租或出售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但是在房价泡沫时,租不出去,或卖不了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这也是保险公司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上述评估人士表示,现在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少购房者在心理上不会倾向于购买已逝业主的房屋,这类房子通常比较难转手,或者价格被压得很低。有些中介在购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此类房屋销售出去,还引来了官司。

难题3

市民接受程度待提高

对于市民来说,“以房养老”能否迎合他们的胃口?今年30岁的梁先生说,“我现在又不需要养老,如果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就等于失去了其它投资机会,如果以后再买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完全可以用来出租养老,何必现在就抵押给保险公司呢?”梁先生担心,如果保险公司从现在起每年支付给自己一定的养老金,可以支付50年,但是万一自己寿命不足80岁,岂不是亏了?

不过,梁先生同时认为,未来经济走势如何难以预料,如果自己在60岁时养老资金不足的话,可以考虑“以房养老”,但是,现在自己才30岁,不确定因素这么多,何必过早把房子拿出去抵押呢?当然,他更相信日后儿女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减少自己的后顾之忧。

某网关于广州“以房养老”的调查显示,会采用“以房养老”的占比达到55%,不会“以房养老”的占18%,视情况而定的则占27%。而在“您将靠什么养老”的提问中,“社保”的投票最高,占32%,房子其次,占28%。

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手头有2套以上房产的人可能更会考虑“以房养老”。而从观念接受程度上来说,年轻人更易接受,因为他们不一定未来要将房产留给子女,但老年人则相对困难些。同时,由于年轻人养老需求还不迫切,即便参与“以房养老”,将房子拿来贴现,但也未必一定用于养老,其用于炒股或其它需求的可能性仍存在,真正养老需求较为迫切的其实是老年人。而国外“以房养老”也主要是老年人将房产用于抵押贴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以房养老”市民短期不接受 谁将首吃螃蟹
  • ·广州力推“以房养老”业界期待政策完善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