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再融资大戏新年开唱 银行何日无需再输血
发布时间:2010-2-2 20:09:55
 
文章内容

郭田勇:按照监管机构宏观审慎监管这种理念来看,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水平应该可以跟着经济周期以及银行业经营的周期性做一些动态调整。现在监管机构可能认为经济没有到过热的时候,但银行业信贷增长速度过快,使得银行的潜在风险加大;也加大了通胀压力。所以当前银行资本充足率上调应当是在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框架下一个周期性的产物。

当然,未来我们经济形势平稳且通胀预期消除以后,同时银行业的信贷变得更加理性、平稳以后,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不排除往下调的可能。但目前来看,特别是今年开年银行贷款又冲的非常猛,这种资本上调的警报年内很难消除,但中长期来看,我们只能说不排除未来监管机构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有降低要求的可能性。

伍永刚:预计未来2年内,银行在A股上的股权再融资规模约2500亿元,其中包括了中行、交行、建行、工行等大行的A股再融资,但不包括农行上市融资规模。若将农行上市融资包括在内,则未来2年银行 A股融资规模约3000亿元。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弹性调整主要取决于监管层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判断。若经济金融体系风险加大,监管层可能会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线向上微调;若经济金融好转,系统风险降低,则有可能将资本充足率监管线向下微调。另外,为了避免资本充足率监管线的大起大落,即便在经济金融体系向好时,为了未雨绸缪,监管层也可能将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线,定在稍高于巴塞尔协议标准之上。从目前看,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线维持在10%左右,或9-11%是比较稳健的。

2010银行业绩增长可期

上海证券报:监管部门初定,2010年全国信贷增长在7.5万亿左右,预计对商业银行2010年整体业绩有多大影响?这是否也会对商业银行再融资计划产生影响?

伍永刚:我们2009年底预估,2010年我国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约7万亿元。在此条件下,我们预测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3%,如果新增人民币贷款上升到7.5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3.6%。

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5000亿元,并不需要商业银行改变再融资计划。一是因为增加的贷款幅度较小,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很小,银行甚至可以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将其影响消于无形;二是银行在作再融资计划时,一般会考虑未来3年甚至更长,并留有余地。因此,信贷增量的小幅波动对银行再融资计划基本没什么影响。

鲁政委:在当前银行盈利来源依然主要来源于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情况下,银行盈利能力取决于新增信贷规模和净息差情况。虽然今年新增信贷计划规模7.5万亿低于去年的9.6万亿,但考虑不仅去年的信贷仍会贡献利润(甚至可能主要在今年贡献利润),而且伴随着货币政策趋于收紧,不仅基准利率可能提高,而且银行的谈判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净息差倾向于继续扩大。我个人认为,今年银行业全年整体利润增速仍可能保持在20%以上。

从再融资的供给方来说,风险资产规模的扩张受限,应该会降低银行的再融资需求。但是,考虑目前资本金的紧张已经为银行高度重视,在可能的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尽可能多地补充资本。从再融资的承接方来说,除非盈利前景极具吸引力,否则,承接方接纳这些再融资的愿望不强。因此,2010年20%左右的利润增速,对承接者的吸引力中性。当然,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资本市场系统性回调的影响。

郭田勇:其实中国银行业真正要降低融资压力的方式是要进行业务转型,我们现在还是依靠信贷扩张来实现盈利。今年如果没有7万亿,或者减少至三、四万亿,银行的业绩可能就会出现负增长。

现在我们老从宏观经济上说银行信贷一定要保障经济回稳,但从银行自身经营来看,它在其他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没有一定量信贷增长的话,银行本身业绩就不行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矛盾。今年7.5万亿左右足以保持今年银行业绩仍然会达到至少超过10%的增幅,这对银行业,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者、股东们都是一个好消息。但今年7.5万亿,明年就可能8万亿,后年再9万亿,因为信贷总的存底大了,以后增加量要保持一个百分比,解决的值就大了,这意味着未来资本金的消耗占用变得越来越大,那以后每年都要遇到资本金的问题。

所以,靠外延性扩张来形成盈利不可持续,真正能够缓解银行资本金缺口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要推进银行的业务转型。转型后,轻资本一样能实现高盈利,同时我们也建议监管机构应当在风险可控的框架内鼓励金融创新,包括信贷资产转让,银行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调整资本金占用等。

[责任编辑:gavinyan]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 ·再融资大戏新年开唱 银行何日无需再输血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