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资本要求或动态调整
上海证券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监管部门一再提高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资本压力加大,您觉得,未来一两年,中国银行业存在多大的融资规模需求?有观点认为,监管部门将弹性调整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底线要求,这一调整取决于哪些因素?调整的趋势如何?
鲁政委:未来1-2年银行存在多大的再融资需求,我个人认为,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因为这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这些目前都是不确定的:
第一,监管部门所提出的动态资本充足率标准。未来不排除监管部门会根据形势变化,在经济偏向过热、需要遏制信贷时,将现有的大行11%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在需要放松信贷的时期,将资本充足率要求下调。因此,再融资规模,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动态监管要求。
第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的覆盖面。应该说,目前执行了较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的,还仅限于“银行”,而资本充足率要求尚未施加到各类“合作社”身上,如果未来如果覆盖到他们,融资需求也会增加。
第三、银行利润转增资本的情况。利润转增资本是非常常见的补充资本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持现有股权结构相对稳定,而且也受到目前我国监管部门的鼓励。从最近两年整个金融业税后利润均在5000亿以上的情况看,如果能够在利润转增资本上取得进展,则面向市场再融资的压力其实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第四,银行风险资产的扩张速度。即使本轮融资过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如果未来高资本消耗的业务依然扩张较快,那么,随着风险资产的快速扩张,为保证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标准,就依然需要继续增加融资。
从目前的监管潮流来看,监管部门弹性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底线要求,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建立逆周期监管框架的需要。在经济繁荣、贷款投放迅猛的情况下,应该允许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反之,在需要增加信贷投放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可以下调资本充足率标准。
第二、对银行未来面临风险的评估。如果监管部门认为,银行未来面临的风险将高于当前,其就可能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
第三、兼顾国际监管潮流。目前,在国际监管领域中采取统一监管标准,已逐步成为潮流,因此,对本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国际同业和监管的要求,考虑银行业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四、也可能出现更多个性化的监管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类型机构的特点和特定机构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监管部门可能会对某类或特定机构提出不同于其他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当前我国监管机构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不完全相同。
赵庆明:2010年监管部门确定的新增贷款目标大体在7.5万亿左右,而对应的风险资产不会低于7.5万亿。因为存贷比是75%,银行要放7.5万亿贷款,背后的存款至少是10万亿,另2.5万亿要持有一些国债等,这些有的有风险权重,因此它的风险资产可能会超过7.5万亿。
而目前大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是7%,这个量非常可观。2011年信贷也不大可能低于7.5万亿,2010-2011年信贷规模可能是18万亿,这相对于信贷需要的核心资本来说,大概在一万亿元左右。
目前上市银行和一些拟上市银行,整个财务规模差不多占到整个银行业规模的四分之三,而目前他们的闲置资本可能也就有2000亿,因此如果按照银监会要求的7%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我认为未来两年已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对资本的需求可能在5000-7000亿。就算未来两年新增贷款在17万亿,未来的融资需求也要到五、六千亿。
至于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觉得没必要调的那么高,现在很多国家都推迟执行巴塞尔协议,而我们却实行了更高要求的审慎风险监管,我觉得没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妄自菲薄。
一是,我们的银行正处于高成长期。从1979年到现在,我们GDP增长率去掉物价基本上是9.5%以上,银行的增长率考虑物价因素在内,可能在15%或者更高。假如未来我们经济能够保持10%的增长率,CPI的上涨是2%的话,银行资产的成长率是12%以上。
第二个现实就是经过本轮银行改革,我们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是非常好的。
第三,不能忽视我们银行仍然是以低风险的传统业务为主。国际上的大银行,包括雷曼,资金充足率都是很充足的,但它倒下去了,所以不是说资本充足率充足就能确保没有风险。我们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现在已远远超过了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新巴塞尔协议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4%,它要求的不仅是信用风险,还囊括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目前我们也已经算上这两个风险了,并且还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由4%提高到7%,我觉得这有点忽视国情,忽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源。
调整的趋势目前很难说,但观察过去的做法来看,趋势可能是越调越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由4%调高到7%,资本充足率由8%调高到了11%。如果延续这种趋势,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不是7%不行就8%,资本充足率11%不行就13%,甚至调到16%,目前真的不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