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城市商业银行扩张急迫 资本补充遇政策阻力
发布时间:2009-12-18 19:25:37
 
文章内容

城商行扩张急迫 资本补充遇政策阻力

城商行扩张急迫 资本补充遇政策阻力

城商行扩张急迫

资本补充遇政策阻力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两头大”现象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位处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然而在2009年的秋季,城市商业银行“乘虚而入”,在全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中一崛而起。央行公开数据显示,当季,城商行、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担纲了信贷投放主力。

城商行的规模扩张,与跨区经营同步进行。自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调整以来,城商行更具扩张动力。然而,经过2009年一轮跑马圈地,城商行正遭遇资本瓶颈。除去定向增发、引入战投等常规手段,上市融资正遭遇“股东结构不符监管规定”的硬性障碍,或将城商行置于不公平竞争的境地。

内外扩张动力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于年初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投放天量信贷。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投放人民币信贷总量达到7.37万亿,同比增幅超过200%。中国银监会随即下发信贷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速度。

三季度,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放贷速度明显放慢,城商行信贷投放占比明显上升。仅以8月份为例,当月有1746亿元的新增贷款来源于以城商行为主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超过40%,而上半年此类金融机构放贷占比仅为20%-30%。

“2009年城商行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信贷投放相当快。直到三季度才有所突显,是因为上半年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量参与中央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投放信贷;到下半年主动收缩票据融资后,城商行因为受监管限制较小,参与地方投资项目较多,加上吸纳票据的原因,占比迅速上升。”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从表面上来看,城商行在2009年的突出表现,是基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信贷投放的大势所趋。然而在其背后,却暗含着城商行在同业竞争压力下的群体性蜕变。早在2007年,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就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第八次会议上提出,2008年至2012年将是城商行发展的“冲刺”阶段,届时,城商行需达到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并实现体制机构的根本转变。

南京银行一高层人士这样评价,“城商行的跑马圈地是在内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依靠规模效应取得突破。2009年的宏观政策环境是城商行扩张的绝好机会,特别是在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下称《调整意见》)之后,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监管同时也放松了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解除了城商行在区域扩张上的政策障碍”。

根据银行联合信息咨询中心的一项统计,目前已经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数量已经突破了20家,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数量已经达到30家以上,跨区域经营成为2009年城商行进行规模扩张的显著特征。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城市商业银行扩张急迫 资本补充遇政策阻力
  • ·[图文]宁波银行(002142)首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