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中国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12月4日至12月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上海房交会,共吸引了130余家开发商的250多个楼盘参展,很少参加此类大众房展会的仁恒、世茂、汤臣等豪宅开发商也纷纷亮相。不过,在这年末最后一场大型房交会上,不少楼盘既不报价,更无打折,让很多普通百姓望楼兴叹。中新社发海牛 摄
12月4日至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今年最后一个房产展示交易会,这次展会尚未开幕,细心的市民就从媒体获知了一些“好消息”。比如,展会共有138家开发商参加,除了30家来自海南、云南两地外,其余都是上海本地的开发商,其中还包括2005年至2008年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50强。另外,在主办方上海市房协的倡议下,此届房交会的主题与宗旨定为“关注民生,倡导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
然而,当真正走进房交会后,市民发现,真正要找到适合自住的房子并不容易。
可售房源十分缺乏
虽然此次参展的企业较齐全,许多缺席今年“上海之春”和“假日楼市”房展会的知名开发商都布置了展台,甚至连以往对这类展会不太感兴趣的豪宅开发商都前来助兴,但是,仔细一看,真正可供销售的房源十分缺乏。
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展示了4个楼盘,记者上前询问,却发现大多房源已经“售罄”,有一小部分“尚未开盘”。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我们更多是为了进行品牌展示。”
而这样的情形,在这次房交会上十分常见。在售的项目通常已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可选择余地几乎没有。比如浦东“星河湾”只剩最后一套顶极豪宅,“万科·琥珀郡园”在进展会时只有10余套大户型,6日下午只剩了最后一套样板房。
由于房交会上同时举办第六届“上海市优秀住宅”评选,一些企业冲着获奖而来,连楼书都不准备。比如“金桥瑞仕花园”楼盘的展位前放了个小台子,上竖一张白纸,用笔随手写着“已售完,参加评选”,坐在台子后的工作人员几乎不抬头看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