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
黄金白银未来10年翻几番
而以《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为代表的一派观点认为,美国政府以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来缓解其巨大的国债压力,最终可能造成美元崩溃,而作为制衡信用货币的黄金,未来地位将大幅上升。
宋鸿兵分析说,目前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国债12万亿美元,加上地方债务和个人贷款,总负债达到44万亿,一年仅国债利息就有5000亿,“随着债务利息刚性上涨,40年后,美国债务利息将达到586万亿的规模”。宋鸿兵指出,按照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3%计算,40年之后美国GDP总量将不够偿还债务利息,美国只能靠印钞票来化解债务危机,这将导致美元崩溃。
宋鸿兵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美国即将到来的长期消费衰退、出口和政府投资的乏力,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金融体系注定走向崩溃。对于世界经济来说,这样的崩溃无异于世界末日,而黄金这样的“天然货币”将成为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黄金作为临时货币将被大量增持,未来10年,黄金不是涨一倍两倍,而是若干倍的趋势”。
“你不是投资去买黄金,而是把纸币换成硬通货。”宋鸿兵建议投资者要转换思路,把黄金当作一种货币进行储备,他说,美元货币体系迟早会出现严重问题,黄金重新成为货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迟早都得换,只是越晚换,你的纸币能换的黄金越少”。
回顾
“激荡50年” 黄金收益涨多跌少
两位专家说法似乎都颇有道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过去半个世纪里黄金投资的收益到底如何,而要考察黄金的价格,我们就不得不追溯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并可按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黄金。
A、1970年~1980年
黄金年复合收益率37%
从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地位削弱,美国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 ,各国纷纷兑换黄金,造成美国黄金大量外流,1971年,支撑不住的美国政府宣布放弃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自由浮动。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黄金价格上涨至90.85美元,原油价格从不到3美元/桶上涨至11美元/桶,1973年12月,美国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而与危机相伴的是严重通胀,至1975年1月,每盎司黄金已涨至180美元,相比1971年的1盎司兑35美元,上涨幅度达到414%。
1979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14美元/桶上涨到35美元/桶以上,再加上1979年12月苏联对阿富汗出兵,政治局势的恶化,导致国际市场对黄金需求巨大,至1980年1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达到每盎司850美元的价位,相较1970年的每盎司35美元,金价10年时间上涨了23.29倍,如果折算成每年复合收益率大概是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