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8日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昨日在北京展览馆闭幕,北京市民饕餮了一次金融盛宴。
金融机构忙“揽活”
北京金博会作为境内最大的金融专业展会汇集了境内所有主流的金融机构。此次博览会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参展机构总数超过130家,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恒生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银行,华夏、南方、上投摩根、博时、海富通、光大、高盛高华、民族等证券基金公司,太平洋、中国人保、中期等保险期货公司,宝瑞通典当行、中国金币总公司、诺亚、世德贝等综合金融服务机构。
本次展览会集中展示了千余种理财产品,30位基金经理和3000名理财专家为市民提供现场咨询。平时,北京市民很难有机会集中接触到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通过本次博览会,观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来自全国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咨询、洽谈,向金融机构咨询最新的理财产品信息,比较各家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准,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服务机构,大大节约了时间。
记者在人头攒动的展览会会场发现,金融机构为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也是不遗余力,奇招频出。只要填写中信银行的问卷,就有机会参加该行的抽奖活动,三个奖项奖品都是中信银行的明星产品,这充分调动了市民的参与积极性;而还有些基金公司在现场安排了迷你高尔夫,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体验;另外一些专业理财公司甚至请来了魔术师,在理财讲座之后来上一段魔术表演,以飨用户。
市民对理财的热情也出人意料。华夏基金的展位前,4个展览日门庭若市,通常几个市民分抢一个理财师。在南方基金的客户接待间里,一位老年人掏出一个小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年来南方基金的每日数据和走势,可见普通市民的理财意识正与日俱增。
京城勾勒“金融地图”
北京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2008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4.2%,已是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去年,北京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金融发展格局。本届金博会特别设立“首都经济展区”进行首都金融发展系列展示活动,全面展现北京这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首都金融展区由西城、朝阳、海淀、东城、宣武、丰台、石景山、顺义、昌平、延庆、怀柔等具有不同金融功能定位的区县展团组成,勾勒出一幅北京金融产业战略布局地图。西城区主要展示金融街作为金融主中心区的规划、功能、服务等,展示重点为德胜金融后台服务园区以及金融街持续发展;海淀区突出中关村核心区金融产业发展,以及稻香湖后台服务园区,科技金融是其重点;东城区以建国门为中心,突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丰台丽泽商务区作为北京市新兴科技金融功能区,主要展现它的未来规划;石景山区将重点集中在金融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突出“创意创智CRD、宜商宜居石景山”的文化内涵;通州区的展区主要展示通州新城金融服务区的功能和发展情况。
记者在展览会现场也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参展的朝阳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就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向市民展示了朝阳特有的金融业“一区两园”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过去朝阳区形成了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三大金融品牌聚集区建设的突出成果,聚集效应明显;重点推出的CBD东扩科学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优化商务环境,促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入驻,加速金融产业聚集;同时,今年成立“北京CBD金融企业家俱乐部”和“金融企业HR经理俱乐部”,完善“北京CBD国际论坛”、“北京CBD金融商会”,从人才吸引、专业辅助等多角度,以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升级,优化朝阳区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机构的凝聚力,促进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彰显朝阳区金融业高速聚集的发展态势及显著成效。
金融力促经济回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在展览期间表示,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主要经济指标好转,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全球股市出现上扬,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手研究退出的方式和策略。
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9.3%,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7000亿元,同比多增52000亿元。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6%,比年初下降了0.76%。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的关系,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郭庆平称,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全球性金融平台,国内金融业与国际同行之间可以密切交流,有效地探索国际金融合作,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对宣传金融知识,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和产品的认识,培养政府的投资意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