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预计年底前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达150%。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拨备覆盖率提高将会对银行的风险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缓和调控信贷增长
上半年7.37万亿元的信贷增长规模,使人们不得不对信贷资产质量感到担忧。10月9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目前还未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谈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还为时尚早,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拨备和资本的充足,预计年底前将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提至15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银监会已经要求银行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30%,年内再次提高拨备率,体现出银监会对于银行的风险防范极为重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表示,“监管机构面对上半年贷款激增,对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可能下滑已经有所警觉,监管层已开始担心贷款扩张可能会引发贷款质量的下降。要求提高拨备水平意在加强防范信贷风险、增强运营的安全性,这是一种审慎性监管。”
孙立坚还表示,“是否提高拨备率,重要的是充分判断贷款过度或者不足,显然银监会作出了贷款过度的判断。前期的贷款资源并没有完全用于实体经济,而是大量流入了资本市场,比如房地产、股市等。其实,银行还可以利用加息、加大存款准备金率等其他的收紧手段,但是这两种对于银行存款负担太重、杀伤力太大,现阶段退出刺激经济的时机并未成熟。相对而言,提高拨备率是比较缓和的手段。”
此外,孙立坚对未来银行贷款走向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担忧,提高拨备率是一种比较缓和的手段。如果某些银行看准了银监会的温和态度,并没有对贷款的对象作出明确的规定,就可能出现谁给高额利息就贷给谁的情况,以高风险获高收益来弥补贷款额与拨备的对冲,这是监管层不希望看到的,相信银监会将增加窗口指导,对银行领导层、下属银行进行调研审查,保证数量的同时更重质量。
对利润冲击不大
从银行中报数据来看,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81%,拨备覆盖率则上升至138.2%,比年初提高8.05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将拨备覆盖率上调18.93个百分点至150.51%;深发展从年初的105.14%提高到133.07%;华夏银行从年初的151.22%提升至153.36%;招商银行的准备金覆盖率为241.39%,比年初提高18.10个百分点,在披露中报的银行中居首位。
孙立坚表示,“从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中报来看,商业银行的拨备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也超过了150%,到年底将拨备覆盖率提至150%对大多数银行影响不会很大。”他表示,对于银行来说,将存款变为贷款,通过息差来获得利润,一旦提高了拨备率,原本可以作为贷款的金额,现在只能放在银行,造成资金成本大、负担增加,降低了今年的利润,但不良贷款率在未来没有增加的话,多计提的部分在未来会转化为利润,只是一种账务处理方法。孙立坚强调,从短期来看,虽然会造成银行当期利润下滑,但是从长期来看,拨备覆盖率提高会对银行的风险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