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专家观点:中资行“走出去”步伐加快
发布时间:2009-10-20 17:41:31
 
文章内容

潘正彦对记者表示,“当下正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好时机。”他分析指出,如果可能的话,并购是现在比较好的选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上的大银行出现了问题,国际金融机构收购成本正处于谷底,中资银行在此轮危机下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此有充裕的现金流向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张。

国际经济金融局势的动荡并未阻止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银行正悄然加快向海外拓展的步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为中国金融机构开展“走出去”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任重而道远。

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9月29日,工商银行向泰国ACL银行发起了全面要约收购;9月22日,为支持华为公司“走出去”,国开行将双方的合作额度扩大到300亿美元;9月21日,中国银行牵头32亿新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支持华能国际新加坡再融资项目。中资银行不仅主动出击并购海外金融资产,而且力助中资企业“出海”。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记者表示,首先,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步伐,有利于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金融业的迅速接轨,缩短差距,取长补短,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要求。其次,是满足境内客户“走出去”的金融需要。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金融业并没有在国际上同时发展,存在货币保值、增值等不利的因素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抑制,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壮大,金融体系的配合需求日益迫切,业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再次,外资银行不断抢占境内金融市场,导致竞争激烈,中资银行有向外走的内在动力。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也表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

“走出去”正当时

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资银行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有设立分行和海外并购两种。近几年,中资银行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快内生式的发展进程,如建设银行新近成立的纽约、伦敦两大海外分支机构,分别成为建行在美洲设立的第一家分行和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全资子银行。此外,中资银行还通过并购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如工行收购了加拿大东亚银行70%的股权,获得加拿大银行业牌照和客户资源,为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潘正彦对记者表示,“当下正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好时机。”他分析指出,如果可能的话,并购是现在比较好的选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上的大银行出现了问题,国际金融机构收购成本正处于谷底,中资银行在此轮危机下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此有充裕的现金流向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张。

海外并购谨防“消化不良”

奚君羊表示,“海外发展应以设立分行为主,并购为辅。”他认为,并购是很复杂的,从国际案例上来看,真正成功的并不多。由于存在文化、理念、财务等摩擦,还有银行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都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的恶果”,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强调,现阶段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可以先从小银行入手,即使出现问题,所产生的风险也是比较小的。他还指出,由于中资银行对国际市场的运作缺乏经验,因此发展的步子要稳妥,不能过快。

潘正彦认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幸存的金融机构,其中一些可能有不少的债务担保,而且资产质量情况也不是很好,真实的收购成本难以确定,不能贪图便宜而盲目出手。他强调,应确立长远的战略计划,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此外,如何熟悉并适应国外的监管政策环境和法律标准是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要占领市场,在海外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专家观点:中资行“走出去”步伐加快
  • ·专家观点PK:金价1070.40美元是不是顶?
  • ·QFII创新步伐加快 上投摩根有望直接操刀
  • ·救市步伐加快 亚太股市周一飘红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