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金融核心消费人群研究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此次发布会的研究成果综合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优势,以长达6年的连续性消费者研究数据为基础,科学锁定“金融核心消费人群”,全面客观追踪并分析其消费行为。
此次发布会的主题是“金融品牌与消费趋势洞察”。金融品牌研究所综合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优势,以长达六年的连续性消费者研究数据为基础,同时整合多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科学有效地锁定了“金融核心消费人群”(Core Consumer on Finance),全面客观追踪并分析其消费行为,挖掘其品牌认知、生活形态、金融消费以及媒介接触的特征与趋势,为中国金融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传播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金融品牌构建与营销传播的第一阵地,要高度重视web2.0的品牌传播效用。报告建议,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善因营销,通过参与的方式加强与核心人群的良性互动,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在致辞中表示:学界和业界对金融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应该包括对金融消费群体和金融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做深入研究。
该校研究员刘姝威教授认为金融核心消费人群的研究非常细致、全面,不仅将营销和传媒结合了起来,而且把金融品牌研究和金融消费者研究结合了起来。这次报告对各种传媒渠道的分析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尤其对个人业务、零售银行很有价值。
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晓乐围绕“金融品牌与消费趋势洞察”的主题,从金融核心消费人群研究的意义、界定与方法、人口特征与生活态度、金融品牌认知与金融消费行为,以及该人群的媒介接触特征四个部分进行了详实完整的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金融品牌研究所第一个正式发布的研究成果起点相当高,无论从理论框架,还是实践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分析本身都可以感受到它的严谨和细致,以及背后的理论支撑。
资深品牌营销专家李传屏建议:金融品牌研究可以从品牌消费文化的角度去关注,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关注他们特定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金融品牌研究所实现了品牌、消费者和消费文化的对接。
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战略资源中心本部总经理冈崎茂生认为:面对经济危机和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每一个金融服务机构应该意识到建立强势品牌的极端重要性。建立强势品牌,方可获得商业利润,承担社会责任,取得长期成功。
纽约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鲁斯•温纳表示:目前很多消费者失去了对某些金融品牌的信任,因此现在金融品牌建设最关键一点是重建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品牌建设对金融机构迫在眉睫。
金融品牌研究所是国内首家致力于金融品牌与营销、财经传播、金融企业文化、以及市场与媒介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