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金融服务业未来如何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陈文辉首先向记者提出了“创新”一词。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金融创新来带动,不可以再以昨日的营运模式来对待今日经济环境。”陈文辉指出,“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去考虑。这是当前中国的银行需要转变的模式。”
本届达沃斯论坛上传递了这样一个预期:中国将在2020年和2045年分别取代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信贷市场。对应这样的预期,我国的银行应该如何加快自己的金融创新步伐呢?陈文辉认为,“未来的银行不应该把产品推销给客户,而是要把客户吸引到银行中来。”目前很多大银行都将发展重点放在大型企业客户上,对中小企业或者中小地区的支持力仍然偏少。“未来用怎样的产品去迎合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到对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农民、城市消费者等,不同的客户都有适度的照顾,这种多元化又有针对性的产品,是大银行的发展方向。”
到了2020年和2045年,宏观经济形势肯定与现在不同。陈文辉认为,“到了那时候,出口和内需、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应该可以达到适度的平衡,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才能适应。对于银行来说,这部分转型的工作应该先于宏观经济调整之前开展。”
而在银行多元化发展背后,随之相应的风险管理必须把握好。陈文辉举例指出,“目前的大银行都不怎么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其中的关键原因便是因为中小企业没办法提供相应的贷款抵押品。而在国外银行中,往往会采取现金流预测的方式去评估一个客户。”陈文辉认为这种方式必须引进,但引进的同时包括银行服务、监管机构的监管都要跟上,否则不良信贷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既然要求银行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那就要求监管机构缔造良好的环境,取缔不法行为。”陈文辉建议,“比如银行间的互通评级机制、黑名单机制等等,都可以逐步跟上。”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便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陈文辉向记者表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并不能单依靠机构,应该是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和监管部门等多方面努力才可以蓬勃发展的。”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