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前市场盛传外资行代销基金有望在年内破冰,昨日华侨银行(中国)个人银行部总经理许业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专访时证实,监管方面已经出了相关批文,通知已经有了,银行方面对此正在研究,并且有想法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
自2007年外资银行获准本地注册法人银行以来,基金代销业务一直未对外资银行开放。不过近期媒体报道称,银监会和证监会均对外资银行申请开展代销基金业务表示支持,并已经同外资银行就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相关文件和条例也在研究制定中。
许业宏表示,为了加强个人银行业务在投资领域的实力,因此在代销基金一事方面会“下工夫”,只要监管方面允许,还会考虑代销海外基金。
期待新业务开闸
许业宏介绍说,目前外资行推出的产品无外乎是五大类,即保障、储蓄、投资、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外资行在产品上面已经体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代销基金开闸,外资行自然不愿意错过这块业务带来的利润。
许业宏介绍,目前华侨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是上述五个产品领域并重的,而投资领域相对薄弱,以保本保息类为主。该行正有计划在投资产品领域扩充实力。
许业宏还透露,华侨银行还在研究推出无抵押贷款,但这方面最大的考虑是何时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
谈到近日针对31家央企掀起的外资行衍生品风波。许业宏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停止衍生产品的开发”。他指出,投资的关键在于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而不是一味拒绝风险。
考虑在上海成都外设支行
华侨银行去年拿到人民币业务牌照,之后在上海和成都分别成立了两家支行,谈到半年多来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许业宏坦言 “发展还不够快”。外资行个人银行业务都还处于打基础阶段,对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也较为有限。
外资行开展个人业务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网点,包括华侨银行在内的一些银行转而以网上银行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许业宏也坦承,在人民币资金来源等方面,外资行多少有面临一些压力。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许业宏表示,中国市场实在太庞大,所以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都不得不重视。今年上半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该行抵押贷款业务在华业绩呈现翻倍增长,客户群也增加50%以上。
“上海的楼市还有发展空间。”谈到今后在华战略部署,许业宏透露,在明年年底之前将在成都和上海增设更多的支行,同时也在考虑进入上海和成都以外第三个地区,但是这项计划目前仍在研究和谈判中。
此外,许业宏表示,华侨银行的子公司大东方保险也非常希望能够进军中国,不排除寻找中方投资伙伴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