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演开门红,年内首次站上3000点关口,以逾六成的涨幅成为“全球最牛股市”之一。而在这一天,股债“跷跷板”效应再次显现,交易所国债和企债指数双双走低。对经济回暖的信心拉开了股市债市各自的“悲喜下半生”。
昨日,上证国债指数开盘报121.35点,最低探至121.29点,收报121.30点,跌0.02%;上证企债指数开盘报134.06点,最高探至134.07点,最低探至133.95点,收报134.02点,跌0.01%。
“6月PMI指数为53.2%,这已经是第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经济复苏的迹象已无悬念,尽管股市的表现鼓舞人心,但这对债市来说并不是一个正面的信号。”广发证券一位固定收益研究员表示。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消息,2009年6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这一指数连续四个月超过50%,表明刺激经济计划已见成效,制造业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广发证券上述研究员认为,宏观经济反弹的速度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工业生产增速环比连续3个月保持30%左右的增速,货币供应量的季度环比已经上升至40%的水平。随着宏观经济的反弹,利率环境正在走向恶化。”
而中投证券债券分析师何欣则用“暑往寒来”形容下半年的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她指出,一方面IPO的开闸将使得债券市场资金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在经济企稳前,央行将会保持货币市场的相对宽松,因此,三季度收益率短端上行概率较大,但幅度较小。另外,随着经济转暖的趋势较为确定,央行将会更多关注随之而来的通胀风险,从而有可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回收,造成利率上行幅度加大。
“下半年债券市场的环境将越来越不乐观,在 3季度末和 4季度形势可能会更为严峻。”何欣表示。
信达证券债券分析师李建朋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只有当CPI发生趋势性改变阶段,上证国债指数才会出现大幅趋势性上涨或者下行;其他阶段,上证国债指数震荡横盘。目前宏观经济依然处于通缩状态,CPI年内难以发生趋势性改变,下半年债券市场很可能维持高位震荡的态势。
在这种震荡行情下,不少分析人士把目光投向了信用债。“我们的信用策略是持有中等或更低评级的信用债,尤以交易所信用债价值更高。”何欣表示。
目前交易所债券的利差水平明显高于银行间市场。Wind显示,交易所AAA级五年期有担保企业债、分离债以及公司债与交易所同期限国债的利差分布在 120~170BP之间;而银行间 5年期有担保的AAA级企业债与银行间国债收益率目前在 120BP左右,表现出较高的相对价值。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