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转持社保计划有望8月全面启动。就A股市场而言,分析人士将此举解读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近期大小非减持压力。但在业内却引发了国有股转持后,上市公司国有控股权旁落的担忧。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两家城商行由于股权分散、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引发关注。
对于是否将面临外资股东控股的局面,南京银行董秘称,社保基金转持股份只享有处置权和收益权,而转持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依然保留在原国有股持有人手中。换言之,各国有股持有人的原有话语权未发生改变,也就不存在大股东易主的情况。宁波银行则称,这取决于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的决定。
国有股控股地位不变
日前,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规定,凡在新老划断之后上市且有国有股东持股的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均须按IPO时实际发行股份的10%,从原国有股东划拨给社保基金。
资料显示,南京银行第一股东为南京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比例13.35%;第二股东为法国巴黎银行,持股比例12.61%;第三股东为南京新港高科,持股11.17%。宁波银行第一股东为宁波市财政局,持股10.8%;第二股东为华侨银行,持股比例10%。
安信证券的报告显示,按照划拨数目占两个银行总股本比例,划拨后,南京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南京银行的持股比例下降到9.92%,股东地位下降至第三。宁波市财政局在宁波银行的持股比例下降到9%,变成第二股东。
对于股东地位的下降,有分析人士表示,国家出于国有控股权的考虑,可能会采取增持的对策。
对此,长江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刘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增持的可能,但国有股划拨的时间还未确定,这当中存在很多的可能性。“比如外资是否会减持、银行在此期间是否还有融资活动等,增持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此外,爱建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孙亚超还告诉记者,两家城商行都存在股权分散的情况,这是公司出现国有控股权担忧的主要原因,但从公司运作的角度来考量,公司实际控制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公司大股东。
刘俊也表示,即便两家公司在股份划转之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下降,但若国有股东与其一致行为人的股份相加数量超过外资,仍不妨碍国有股的控股地位。
其他金融机构影响不大
在已公布的需转持公司的名单中,包括工行、中行、建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在内的11家金融机构需要进行国有股划转。对于大部分银行,国有股划拨后原来国有股东的控股地位并没有变化,且社保基金不参与公司管理,因此影响不大。
“券商行业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刘俊说,从金融行业的现状来看,银行是对外资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而券商除非上市券商有小部分外资介入之外,上市券商并没有外资身影,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而对于北京银行股权的问题,孙亚超认为,目前北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就是外资股东。“没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这样的忧虑。”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为ING银行,持股16.07%,第二、三股东均是国有背景,分别为北京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北京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4%和5.98%,合起来超过ING银行。划拨后,北京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股下降到8.47%,二、三股东合起来小于第一股东。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此次划拨对短期股价影响较小:由于此次划拨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银行占比均在1%以内,只有南京银行划拨比例最高,达3.4%),且划拨后社保基金有至少3年的锁定期,因此短期内直接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