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6月30日讯IPO重启后首只新股已经登台亮相,市场中打新股理财产品仍然难觅其踪。银行人士表示,新规则使打新股理财产品的资金规模优势难以发挥,而打新股收益下降也会影响此类产品的吸引力,银行业可能会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观察市场状况。
与2007年时的无限风光相比,当前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市场只能用“冷清”二字形容。新股发行新规公布以后半个多月,首只新股也已登台亮相,打新股理财产品却仍然只有寥寥几只。
比如6月23日,交行推出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得利宝·新股连环打”。该产品以新股申购为主,同时兼顾债券、票据、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及信托理财产品等投资品种,期限为6个月。产品销售期为2009年6月23日至7月1日,投资起点金额为5万元。
华夏银行6月22日启动了一只名为“国都一号”的理财产品。该行客服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只老产品,是2006年发行的,期限三年,到今年12月21日就将到期,但到时银行有可能会宣布展期。该产品参与新股网上及网下申购,预期年收益率为4.55%到10.4%。
邮储银行天富人民币理财计划3号第二期在6月25日至7月15日期间发售,投资范围包括新股申购。该产品期限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4%至8.2%。
其他大多数银行则仍在观望。据了解,按照以前的新股发行制度,资金量越大,新股申购中签率越高,打新股理财产品拥有集中大量资金的优势,因而受到投资者追捧。但按照现在的新规则,单一账户网上申购不得超过网上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这将使得银行更倾向于网下申购,但要选择网下申购,就要面对新股上市后三个月的锁定期,而以现在的市场状况,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也比过去有所增加,这样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收益就更难以把握。
有本市银行人士表示,在市场状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考察至少5只股票的发行情况,然后再测算发售打新股理财产品对市场有多大的吸引力,可能达到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而自己又能获得多少利润。如果感觉有利可图,打新股理财产品就可能批量上市。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