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热点聚焦热点聚焦
分类导航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太保赴港上市搁浅 凯雷快速套现算盘落空
发布时间:2008-8-5 19:18:36
 
文章内容

7月23日,离太保赴港上市最后期限仅剩一个半月,本报从可靠渠道获得消息称,尽管太保境外投资者美国凯雷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IPO进程,但是香港市场三次路演均告失败,太保已悄然停止其在香港IPO的步伐。

“太保无法如期香港上市,对于凯雷来说,不啻是一个打击,这意味着,凯雷在太保香港上市后可将A股转换为H股马上套现战略投资收益的美梦,就要无限期延后,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太保何时股价能够回到30元以上,而太保香港上市又要重新通过股东大会、证监会的审批,漫漫长路,又是相当漫长的时间。”23日晚,一位接近太保H股IPO承销团队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证实。

而从6月底开始,记者也了解到,很多手持太保股票的中小投资者,对太保高层默不作声的态度越发不满。7月24日,一位太保中小投资者得知太保无法9月香港上市之后,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悲愤地表示,太保高层三次信誓旦旦地承诺,将在今年9月以不低于A股发行价在香港上市,眼看就要泡汤,和当初湖南三一的承诺如出一辙,中小股东就是他们的羔羊!

致命承诺难实现

原本再正常不过的股价涨落,给太保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并直接导致太保无法预期在H股上市。

“如果太保不承诺我是不会买太保的,既然太保高层承诺了,就应该维护股价,现在太保破发都已经那么长时间了,而香港IPO三次路演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已经没戏唱了,我们手中持有的太保A股股票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7月24日,上海一位名叫阿华(化名)的股票投资人沮丧地告诉本报记者,他在太保股价50多元左右的时候买了1000股,就是因为听信了太保今年9月香港上市的承诺,其间又不停地补仓,如今已是跌得惨不忍睹。

“太保9月份H股无法上市是能判断出来的,现在A股这么低迷,即使太保有心也无力,而这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考验。”24日晚,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太保就是因为当初在A股招股说明书中做出了以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致命承诺,除非太保更改此前的承诺,以低于A股发行价的价格在香港发行,不然,那边的投资者不会买账,但是如果以低于30元的价格在H股上市,这边的投资者更不买账。

重翻去年太保A股募股说明书,记者发现,太保承诺为了维护A股投资者的利益,太保将在H股上市时进行溢价发行。但是如今回过头来看,太保所称的A股投资者,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护凯雷的利益,因为招股书中特别提到,H股发行完成后,境外投资者所持有的A股股份将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转换成H股。

而一家认购太保A股的券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像中国太保这样在A股上市时已明确H股发行的公司也不多见,而明确A股发行时间、规模以及股价的上市公司则更少见,但若不是他们明确这样的目标,我们当初也不看好太保的股价。

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则直接指出,价格成为太保H股路演不能成功的掣肘,而致命的承诺,又成为发行价高企的掣肘。出现这样的情况,源于太保上市最初制定的A+H计划的搁浅,中国太保在2007年尚不能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因此只在获得了证监会豁免后登陆了A股,H股因此后延。而最终选择先A后H的路径后又意外遇到股灾、天灾,也是中国太保始料未及的。

幕后推手“梦断”太保

“尽管中国太保近期在拜访境外投资者上不遗余力,但依目前低迷的沪港行情,以及上述致命承诺,香港很多投资机构都不看好太保的上市计划,所以也使得其在9月14日大限之前完成上市变得十分渺茫。”7月23日,香港一位私募投资者告诉本报记者。

在他看来,作为幕后推手的凯雷在太保A股上市后,不放弃任何机会,屡次给太保创造了与国外投资者私下会面的机会,其直接动因就是作为境外投资者的身份,想尽快获得投资收益,只可惜投资者反映平平,凯雷想尽快圆梦的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了。

王小罡分析,太保自身其实在香港融资问题上表现较为冷静。一来太保在A股融资后的资金在几年内已经够用,二来太保并没有像平安那样的收购冲动,因此对再次融资的需求并不强烈。就凯雷而言,由于当初入股中国太保的成本并不高,粗略计算大概不到5元/股,就算中国太保A股的价格再跌,凯雷只要能变现就肯定赚钱,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但是,凯雷要在A股套现,必须要在禁售期3年之后,但在H股就没有限制。这也是凯雷为何着急要把所持太保A股置换成H股的主要原因,而置换的先决条件就是太保要在H股上市。

“太保无法如期在香港上市,无疑让投资中国太保的各路资金顿陷窘境。除境内投资者外,太保的外资方凯雷也顿陷尴尬境地。最直接的影响是,太保登陆香港时间表的延期,意味着凯雷尽快套现的如意算盘就可能要落空。”24日,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表示。“如同其他的境外投资基金,凯雷并不掩饰其财务投资者身份。对于凯雷而言,晚两年退出太保的话,意味着投资回报率就可能打对折。投资就好比‘时间的玫瑰’,时间越长,玫瑰的香味就越淡。”

一位证券业人士分析,中国太保H股上市搁浅,凯雷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想当初,市场对金融机构引入境外投资者颇多质疑的当下,中国太保引入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凯雷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以及双方谈判中,中国太保做出的诸多承诺,现在来看都值得反思。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责任编辑:lishanhu]


相关文章
  • ·太保赴港上市搁浅 凯雷快速套现算盘落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