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三大主线 跑赢大势不难
9月底以来,股市行情一发不可收拾,股指不断向上攀升。虽然对于行情性质市场还有争议,但至少大家都确信一点:这波行情还有上行空间,后市值得看好。
笔者看来,时下最应关注的有三条主线:第一是资源板块,第二是大消费板块,第三是新兴产业板块。对于资源板块,大家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这就是当美元贬值的时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就会出现相应的上涨,相应股票的股价也会上涨。现在的问题是,资源股在大涨后,还会不会有上行空间?应该说还是有的,这不但因为美元弱势还会延续,还因为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和功能性。至于说到大消费板块,这主要是从抗通胀角度来说。现在,人民币是对外升值,但对内却在贬值,抵御通胀也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一件事情。而考虑到中国现在正努力扩大内需,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所以,这方面的想象空间还是相当大的,而且相对来说,市场对此的关注程度又还是不那么高。不过,也因为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投资机会。
另外,新兴产业也是投资主线。中国经济要转型,要调整产业结构,出路就是发展新兴产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会通过各种手段予以扶持。因此,新兴产业也就成为股市的一个重点,特别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当然,除了以上这三条投资主线外,也还有其他的投资线索,譬如资产重组以及价值重估等。应该说,现在可供投资的范围是相当大的,而三条投资主线的优势也是明确的。只要紧紧予以把握,那么在后市的操作中就一定能够占据主动。(桂浩明)
11月行情“守”字当头
11月份行情,一方面,流动性驱动力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复杂因素开始增多:1、10月份CPI数据即将披露,不出意外将再创新高,由于高涨的上游资源品、原材料,以及粮食价格正在向下游传导,通胀强度已经越来越大,控通胀已是当前调控政策核心主题,投资者在享受资产价格泡沫性溢价之余,对再次出其不意加息的忧虑也在与日俱增。2、决定基本面大形势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召开,明年政策纲要、后续政策基调是否拐弯收紧等已经成为投资者新的忐忑因素。3、G20首脑会议本月下旬在首尔召开,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要关注又有哪些意外出现?4、再过一个月时间,行情将进入年终盘点周期,不同性质与不同来路资金的回账因素、结算因素、净值因素对行情的牵制影响将逐渐出现,行情“守”的因素将逐渐增强。
因此,11月份行情上旬伺机冲高、中旬拉锯滞涨、下旬震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资源股、小盘概念股的活力将逐渐弱化,个股行情中普遍存在的讲故事成份也将会逐渐收敛。在流动性水往低处流的机制下,金融股、高速公路股、石油化工、铁路股、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等有望享受到充裕流动性迟来的爱。(阿琪)
强势填补缺口 究竟意味什么
本周最让人吃惊的是,今年4月19日留下的3096点到3121点缺口周五被一举补去,而且是以缺口补缺口的方式完成的,这究竟表明了大盘强势还是留下新的隐患呢?
周五沪市借助隔夜欧美股市及商品期货的大涨,大幅高开42点,留下了3105点至3087点的28点跳升缺口,且该缺口恰恰补尽了4月19日的缺口。从纯技术面看,以缺补缺大有形成岛型反转的强势特征,表明大盘将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但从以往缺口必补理论看,第三个缺口则令人担忧。
笔者既不赞成“岛型反转”论,也不同意对第三个缺口过分担忧的看法。首先是周五的缺口是否会补掉仍需观察,即使短期不补,也相信会有这么大的岛型反转形态。其次,随着股指期货等开设,以后的大盘缺口会多起来,投资者只要看看美股、港股的日K线图,就会发现,期间有密密麻麻的“缺口”。
周五盘面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尽管高位震荡,日成交量却并不大,说明筹码锁定性很好。二是午后工行一路拉升,稳住了大盘,这说明还有一大批类似的有上升潜力的“大象”由于股价大大低于其H股,随时可以出来护盘。
由于大盘短期上升斜率太陡,后市回补“11.5”缺口的可能性仍很大,但从周五的平稳运行态势看,即使回补缺口,大盘仍然有望保持强势,更不可能结束行情。(王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