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政策面已悄悄转变 市场价值投资时机渐至
发布时间:2010-5-27 20:02:12
 
文章内容

  周期行业要看投资

  记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否必然压缩大部分周期性行业企业的盈利?在通胀的压力下,您将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哪一些行业、哪一些领域抵御通胀的能力较强?

  邱国鹭:关键是看具体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这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能力把抬高的成本转嫁给下游。尽管有成本压力,总体上看,周期性行业的利润跟PPI是正相关的,比如2007年,原材料价格高涨,但是周期性行业的利润也很好。中国的大多数周期性行业与投资相关。现在经济调结构,扩内需,很多人认为投资相关的行业不能买。其实,内需不仅仅是消费,扩内需所依托的中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和工业化,无一不是以投资为先驱。比如城镇化,一个人从农村到城市,需要房子、水电等的基建投入大约是15万。在目前估值较低且市场悲观情绪弥漫的条件下,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和保障房的开工有可能成为投资相关行业股价反转的催化剂。

  陆文俊:短期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盈利压力会比较大,但长期肯定能转移出去。像空调,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不具有涨价能力,2006年中期后价格还是涨上去了,工业品甚至一些严重过剩的工业品,都会在成本上升的推动下涨价。

  温和通胀是好事,大部分行业都会受益,比如资源型行业、保险,银行、房地产行业也会受益。但如果是恶性通胀,就对谁都不好。

  王鹏辉:价格的全面上涨必然导致成本上升,压缩企业盈利。对中国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价格全面上涨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周期性行业。

  如果是温和的通胀,那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仅从4月份CPI数字来看,尚未显示出通胀明显抬头的迹象。

  但如果是高通胀的情况,就需要担心,特别是长期通胀水平的提升。针对高通胀,首先是保持适当的资产回避,通胀明显受损的行业最需要回避。而零售、农业、TMT、黄金、医药、上游资源等行业能够较好的抵抗通胀。

  通胀预期下,大类资产方面建议仍是配置股票,行业上配置上建议关注新兴产业。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为优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地产商面临压力

  记者:在地产新政下,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

  陆文俊:在地产新政下,房地产市场肯定会有变化。一个关键点在于政府到底能不能落实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如果这一政策真正落实,未来将分成商品房、经适房两个市场,比如新加坡就分成公屋与商品房两个市场,商品房短期会受到很大压制,但长期发展没有问题。如果相关政策不能有效落实,房地产市场在短期会受到一定影响,可能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房价调整,但从长期来看,也可能会因供给不足而导致价格上涨,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王鹏辉:房地产市场在成交量萎缩后,价格将有下滑的压力。然后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届时由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将会在房地产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分量,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将面临一定的压力。房地产价格将会相对理性。

  银行股被低估

  记者:银行股是大盘蓝筹股的代表,您怎么看银行股?

  邱国鹭:大家不看好银行股,主要一个原因来自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心。东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很富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中西部的问题相对要大一些。我到中西部实地调研过,也跟数家大银行的管理层面对面交流过,这个问题没有大家想像得那么严重。一方面,中央财政的状况非常良好,国债负担很轻,中央有财力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地方。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7、8万个亿中,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像亚洲金融危机时修建的高速公路,当时大家都非常担心,结果成了银行最好的贷款资产。从这个角度看,银行股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其实,银行并不是我最看好的行业,大盘蓝筹中的不少其他行业被低估得更严重。

  陆文俊:银行股的价格,给了一个普通投资者类似PE的投资机会,甚至PE市场的价格比二级市场还要高,城商行在PE市场是2倍多PB,而招商银行的PB才2倍多一点,肯定是被低估了。如果有一个适当的心理预期收益率,银行股就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精彩观点

  邱国鹭:在过去一周多,政策正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和保障房的开工有可能成为投资相关行业股价反转的催化剂。

  尽管短期波动难免,相当一部分低估值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大盘蓝筹股,中长期的回报将相当可观,其中不乏两年内可以翻倍的品种。

  陆文俊:中国的投资者对投资收益有非常高的心理预期,如果把预期降下来,目前的市场处处都是价值投资者的机会。

  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只能短期压制一下价格,不可能解决CPI上行的压力,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降低经济的活力。

  王鹏辉:大类资产方面建议仍是配置股票,行业上配置上建议关注新兴产业。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为优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杨 波)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政策面已悄悄转变 市场价值投资时机渐至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