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将再度面临调整,投资A股、港股、无担保债等多个渠道的范围和比例上限将被放宽。但由于目前保险资金对股票、债券的投资额度均未用尽,再次放松投资上限,短期内不会使得保险资金大举入市。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将有较大调整,其中包括,扩大无担保债券比例上限,由15%提高至20%;降低债券信用评级要求,由AA级降至A级等。
A股方面,报道称保险资金运用原有政策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和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资产的20%,现改为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合计不超过20%,此外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港股限制,投资范围从原先的红筹股和H股扩大至港股主板。
受该消息影响,A股三只保险股昨日开盘均有所上扬,但随后迅速下挫并维持低位震荡。收盘时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收于24.14元,微涨0.63%;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小涨0.38%,至45.42元;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则下跌0.28%,至21.71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保险公司股权投资达到20%的也并不多,此举实际上是加大了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和货币型基金的范围。“这样债券和货币型基金的购买量不受限制了。”该人士表示。
一位债券分析师表示,政策中无担保债券所指是无担保企业债,其可投资的品种本身较少,目前15%的额度也尚未用尽,因而政策放开对保险公司意义不大。受信用债市场本身规模,保险公司的信用债增幅一向较慢。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偏好期限长的品种,除了国债和金融债,更偏好的是无担保中票,而目前中票的投资并未放开。
至于对债券评级要求的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对投资AA以下债券品种本身限制很严,因此此次调整的影响也大打折扣。即使政策放开,保险公司主观上操作的意愿仍然不足。
更多精彩内容进入》》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