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虎年,投资者对风格转换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市场的运行总是呈现出“题材股动而不乱,蓝筹股躁而不动”的特征。我们认为,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市场将进入打破这种胶着状态的时间窗口,不过,预期中的风格转换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八重演”,而将呈现“题材股分化、蓝筹股优化”的新特点。
调整结构成全题材股
本周三,以物联网为首的科技股全线爆发,长电科技、远望谷、厦门信达等纷纷涨停。而物联网概念股的集体井喷,主要受以下两则消息的刺激:一是信息产业化部长李毅中要求制定鼓励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催生新型产业;二是中国银联宣布,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种种迹象表明,物联网进展迅速,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说去年物联网爆发尚处于务虚的概念炒作阶段,那么接下来的行情则很可能迎来务实的主题行情。
从政策导向看,调结构成全了题材股。“调结构”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明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为此,我国提出了7个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细化之后包括传感网、物联网,转基因育种技术等。发展新兴产业,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其对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发展新兴产业不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从世界经济走向来看,科技创新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全球经济复苏亟需一股新的推动力,而各国似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通过科技创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了以发展新能源为主的科技振兴经济方案,一股科技创新浪潮正在全球涌动。这也为中国借助科技力量更好应对后危机的国际复杂局势、加快经济转型带来机遇。截至本周四,道琼斯指数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出现罕见的十一连阳,外围市场的走强对于A股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A股市场的历史来看,小盘股持续走强时间将创纪录。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的强弱转换一般是每隔3个月或6个月,本次小盘股的走强持续时间已经超过7个月了,目前看来还没有完结。我们认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主题投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适宜长线布局的,即使大盘出现风格轮换,市场由蓝筹股来唱主角,题材股也不会整体陷入沉寂。
股指期货催醒蓝筹股
股指期货已经箭在弦上,这个新的投资工具的推出能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市场人气将被逐步激活。尤其是资金配置将向股指期货成份股——权重蓝筹股倾斜,这类股票对资金的吸引力有望增强,而大盘蓝筹股的走势也会进一步得到优化。
本周四起,上海4家证券营业部率先可受理股指期货开户,这也表明中金所公布股指期货挂牌日期正日益临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虎年行情向上的进度取决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推出的速度,行情向上的纵深度将取决于市场流动性的丰裕度。
就前者而言,具有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在机构调仓和新基金建仓完成之后,就该“由慢到快”地启动了,眼下正静待相关细则出台;对于后者来说,3月份来的短短三周时间内,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已净回笼资金3500亿元,超过了一次性上调0.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资金量,这表明公开市场已经悄然承担起大规模对冲流动性的重任,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概率降低。
另一方面,虽然央行连续三周从市场回笼巨额资金,但整个资金市场的供给仍然充足。本周一天和七天回购利率水平均较上周末有所下降。由于各机构都在主动融出资金,流动性充裕状况蔓延到长期回购品种,令一个月回购与七天回购利率水平形成倒挂,这预示着未来资金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总体上,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是催化大盘蓝筹股仅仅产生一轮补张行情,还是优化大盘蓝筹股从估值廉价走向估值溢价,将直接关系2010年行情的空间和深度。
国际市场的历史经验表明,股指期货会起到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的作用。美国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货后走出了5年大牛市,到1987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84%;我国香港地区在2003年推出恒生国企指数期货之前,经历了2年的牛市,之后一直延续牛市。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则相反,股指期货在熊市期间推出,之后也延续了下跌趋势。为此我们认为,本轮复苏牛市还没有结束,A股市场的特点也决定中短期内股指期货将推动市场向上。至于推出股指期货能否带来一轮长期牛市,则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流动性等多重因素。
风格转换呈现新特点
风格转换永远存在,重要的是,我们要判断风格转换的启动主因、时机以及市场特点。总体而言,推动市场风格转换的主要因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业绩、政策和资金。市场的风格转换更多是基于估值和业绩低估的推动,而产生转换还需要宏观政策和流动性的支持。因此,本轮风格转换有望呈现三大新特点。
第一,风格转换过程有序而缓慢。就业绩而言,相对于具备高送转潜力的小盘成长股而言,大盘蓝筹股不具备年报优势,况且机构更关心的是一季报业绩,它关系到全年经济的走向。财政部3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503.2亿元,同比增长88.9%。因此,一季报可能是风格转换过程的临界点。
第二,风格转换不等于再现“二八现象”。本轮风格转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八”的转换。目前市场的“八”股的强势,不是以往鸡犬升天的人为炒作;而“二”股的弱势也不是以往那样整体疲软,不少蓝筹股实际已经开始企稳回升。以沪深300指数周线及月线来看,均有走强的迹象,3月份持续收阳的概率较大。
第三,题材股分化、蓝筹股优化。本轮市场风格转换很可能呈现“题材股分化、蓝筹股优化”的特点。一方面,政策支持、确定成长的小盘股不会因为风格转换而集体沉沦,题材股的分化将从有利于行情的健康发展而展开;另一方面蓝筹股或许也不会集体起舞,而是随着股指期货推出后再逐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上述特点已被成熟市场所验证——美国股市股指期货上市之后的5年,指数成份股的市值提高幅度为非样本股的2倍以上。
本周A股风格转换初露曙光,其呈现的新特点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claude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