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市场有“粉饰橱窗”情结,“粉饰橱窗”有两层意思:历年岁末,海外基金经理为烘托圣诞节气氛会增仓推高股指,而境内基金经理出于业绩考虑也会坚守大市值重仓股;但与此同时,企业则有可能考虑兑现股票以完成年度利润指标。12月出现“大非”股东减持小高潮,显然今年后者的力量超过了前者,而近期新股发行上市提速也给市场增添了一份寒气,因此导致A股表现黯淡的关键因素在于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周一基金主力确曾坚守过大象权重股,动力能源股与银行股双双崛起并托起A股形成单日反转,中石化单日涨幅超过8%、中信银行则报收于涨停,只可惜权重股独木难支,指数收阳背后却是超千只股票收阴。
自从中石油48元/股高调登陆A股套牢无数小散之后,“石化双雄”市场形象便逐步褪色,表现差的时候被喻作“石化双熊”,表现好的时候也只是“两滴油”,但正所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目前国际油价处于70美元/桶一线,而且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也已形成,中石化、中石油的业绩处于逐步回暖的阶段,根据20世纪70-8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时的经验,能源股在危机后存在梅开二度的机会。另外目前即便是大盘股的IPO估值也高达40-50倍市盈率,在业绩回暖的背景下,中石油股价仍徘徊在IPO发行价之下,显然存在着估值的优势,因此在本周A股弱势背景下,“两滴油”强势表现显得有些突兀,但事实上却蕴含着冬眠期大熊股开始慢慢苏醒的征兆。
银行股虽曾独立冒尖,但表现昙花一现离不开地产股的掣肘,上周地产股曾借“住房消费”仍被列入政策鼓励消费范围而瞬间活跃,但房价登高显然需要喘息,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定调“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随后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祭起楼市调控第一招“拿到首付不低于50%”,如果地产股崛起担纲领头羊显然难获市场认可。无论是居民房贷还是地产商贷款都占了银行业务很大的比重,因此银行与地产之间利益息息相关,银行股崛起需要等待息差扩大以及房价步入平稳期。
医药、保健股是弱市中难得的强势板块,仍能出现太极集团、第一医药、西南药业、联环药业、交大昂立、桐君阁等板块整建制登陆涨停榜单的现象,关键催化剂还是全球H1N1流感疫情可能要至明年3月方能结束,对于技术趋势投资者而言,医药、保健股可以参与,但不擅长技术趋势者只能观赏,因为诸如交大昂立等股价表现波动都较大。
岁末A股急速调整之后,内部流动性压力已得到释放,下周关键看外围市场美元指数表现,一旦美元反弹告终,那么外围市场的负面因素也将缓释,此时A股有望春暖花开,因为明年一季度市场不会缺乏流动性。
本周最HIGH的人物——“增发大王”刘益谦
虽然2010年A股的趋势并不明朗,但“增发大王”刘益谦仍在主动出击猎取自己中意的投资品种,周四高鸿股份披露的定向增发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高鸿股份此次定向增发7300万股,募资4.6亿元将用于3G业务,其中刘益谦以6.7元/股买进870万股,占总股本的2.6%,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和第一大自然人股东。至今刘益谦动用了70亿元资金参与京东方、保利地产、首开股份、金地集团、浦发银行、中体产业、东方电气和华电国际的增发,账面浮动盈余合计已达约30亿元,配置权重最大的行业是地产。2009年刘益谦透过融资杠杆撬动在A股市场高速扩张投资版图,势必是看好未来数年资产价格的表现。根据外围市场经验,投资大鳄举动往往具备风向标的作用,值得投资者借鉴。
本周最POP的观点——3000点以下闭着眼买股票 VS 3700点以上是风险区域
这是两家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之间的观点碰撞,揭示出市场对于明年A股的分歧较大。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明年初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表有望明确,大盘蓝筹股将是新资金锁定的目标。可以提前判断,明年上半年至少有一次蓝筹股行情,这将推动大盘稳健上扬,投资者每逢沪指3000点以下可闭着眼睛买股票,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挑战4000点高度。”
安信证券两位首席人士的观点很谨慎,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牛市下半场从2009年年底往后数两年内随时可能结束。”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则认为:“明年A股上到4000点以上的概率微乎其微,3700点以上是风险较大区域,2700点以下是安全区域。”
另外,海外投行对明年A股普遍看多,本周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继续强调:“A股2010年维持乐观。”
本周最HOT的关键词——“遏制”传递政策信号
周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意味着楼市已出现结构性泡沫,而“遏制”显然比“抑制”用词更严厉,这表明中央政府调控楼市结构性泡沫的态度渐趋明朗。
周三央行报告显示7成居民认为房价过高,而前期社科院蓝皮书也认为85%家庭无力购房,这可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房价结构性泡沫的成因,如果有15%的家庭或3成居民能够买房,人数就超过美国全国人口,因此今年部分城市房价飙升确有刚性需求因素,可是刚性需求释放后,明年房价继续飙升显然缺乏基础。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