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又在混沌中度过了一周,上上周我们认为大盘要直接冲击3200点上方,注意个股机会;上周我们再次指明行情至少整理一周;本周实战中,我们原定的预测是本周比上周个股机会好多了,但周初行情突然被600028中石化加速上冲改变了原来的趋势,虽整体个股机会还是可以的,但整体行情确实走出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不管如何,我们依然在关注量能和政策面的双重变化,就短线而言,下周市场将面临下跌后的反弹,加上12月21日是个重要的时间窗口,预计酿造反弹的概率会增大。
中金公司:银行股未来三月能涨20%
尽管市场流动性不足和再融资传闻还会给银行股带来股价波动,但银行股下跌空间已有限。我们认为,银行这只大象终究会起舞,未来3个月将有20%左右的上升空间。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A股市场银行再融资压力小于市场预期。我们估计,银行股明年再融资总量在2300亿-2800亿元左右,其中1000亿元左右可以通过H股市场进行,而且大股东会在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A股二级市场再融资额应该只在1000亿元左右。
2.一季报业绩同比(比上年同期)高增长。在2010年一季度新增贷款3万亿元、不加息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的假设下,预计银行业利润将同比增长25%,大银行(工建中交)同比增长23%,股份制银行同比增长38%,城商行同比增长27%。其中,明年一季度业绩增速有望超过40%的银行包括华夏(增76%)、中信(增54%)、兴业(增42%)和南京银行(601009)(增42%)。
4.市场流动性恢复。如果按照2010年全年7万亿-7.5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一季度投放占全年计划35%-40%估算,明年一季度新增贷款能够达到2.5万亿-3万亿元,其中1月份新增贷款预计在1万亿-1.5万亿元。此外,新基金近期密集发行,保守估计规模超过600亿元,这些新基金将逐渐进入建仓期。
5.考虑融资摊薄后,银行估值仍具有相对吸引力。即使充分考虑融资摊薄后,A股银行股2010年平均市盈率也仅15.2倍,仍为市场的估值洼地。此外,当前中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接近80%,创三年来新高,银行股风险收益匹配较好。
面对上述理由,还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眼下应该配置大银行吗?对此,我们认为时机未到,但需密切关注。
回顾2006年至今的大银行和小银行相对股价表现,大银行在2007年7-11月和2008年1-10月这两个时期显著跑赢小银行。持续表现前,大银行市盈率相对小银行的比率均触及0.63左右的临界值。目前该比率仅为0.71,显示大小银行风格转换的时机未到。
我们预计,2010年大型银行贷款规模增速在17%左右,资本充足率较高的中型股份制银行能够达到23%-25%,两者之间贷款增速的差异有所缩小,如果估值水平差异继续扩大,可能会带来大银行补涨的机会,故此,下周大盘将会逐渐酿造反弹。
希腊一周内两次遭到“降级” 全球再次恐慌蔓延
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专家预计,明年,随着各国进一步走出金融危机并实现经济复苏,主权债务可能成为新的全球危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欧美发达经济体推出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这些国家公共开支剧增的同时税收锐减,导致公共债务上升。
因此主权风险可能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最严峻的威胁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出现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使得一国债券遭到抛售,而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主要工业化国家丧失偿付能力也就是“倒债”的不利局面。
而中金公司本月也发布研究报告称,继迪拜、希腊之后,全球可能正在酝酿一轮更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多个西欧国家同样面临主权评级遭下调的风险。除了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英国及葡萄牙等国的财政状况也非常严峻。
对很多国家来说,即将到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退出”,可能给政府改善财政状况带来掣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美联储在明年晚些时候开始加息,那么美国庞大的债务负担必将更加沉重。当然,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出现倒债的概率毕竟很低。一些人认为,主权债务问题带来的风险,可能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通胀水平的上升。
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继金融危机之后,下一轮危机可能是信心危机,即公众对于各国政府和央行能否控制住持续上升的公共债务失去信任,在最糟的情况下,这种失控会导致恶性通胀,当大多数发达国家无法再通过发新债、加税等手段来偿债时,政府可能指示银行加大印钞,从而将一场倒债危机转化成通胀危机。
故此近期市场不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哪个国家,都好不到哪去。望投资者要冷静看待市场的变化,客观分析近期发生的事物和走势。股市是变化的,事件是进展的,我们的实战指导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跟上市场。当下短线要快,中线我想也要反复利用波段做好中线个股的差价。
总之:
16日的议息声明称,鉴于金融市场持续改善,美联储的大多数特别流动性措施都将如期在明年2月1日到期。尽管当局也提到,会在必要时调整相关措施“以支持经济增长”,但市场人士还是将这样的表述解读为当局正在发出退出的信号。美联储议息公布当天,美元汇价出现上涨,当天公布的美CPI数据温和上扬,进一步巩固了紧缩预期。
故此,全球市场进入了美元抢资本市场反弹的周期,股市成为牺牲品。我们认为短线市场虽然具备反弹,但不会出现太像样的行情,最好还是利用反弹积极的调整仓位。现在不光是技术性问题了,整体市场都面临美元指数反弹带来的隐患。虽然下周市场要酿造反弹,但力度不会太高,还是要紧密关注近期的政策,只要政策才能改变近期市场的方向。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