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市场在数据递延下没有创造奇迹,反而在外盘风险逼迫以及扩容加速的要挟下走出了单边回落的格局。其中9只新股分布上市以及大小非减持等结构性内部风险排箫让机构与投资者陷入了“泥坑”。沪市成交量从1660亿元降至1100亿元凸显了“望而却步”的操作思路。盘中来看,政策递延给到的地产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行业却表现极其馁弱;相反的,CPI转正带来了结构性通胀的市场预期急速升温,以调整充分的铝业板块率先摘得头筹;而农业和汽车延续着政策脉络恰似一潭平静的湖水蕴藏无穷的玄机。跨年度行情的中途夭折给予了“复苏”经济中枢的投资偏离,那么如何轨道偏转当中寻获修复中的受益群体呢?今日重点结合有关消息面剖析如下:
市场投资焦点
1、证券交易佣金不得高于证券交易金额的3‰,而同盟协议所拟定的下限为1‰,而日前证监会召开的会议透析,在现有规定下,券商通道佣金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行确定,而协会也不再会要求经营机构制定价格保护。券商的市场份额瓜分进入了加剧掠夺阶段。
2、哥本哈根协议最新草案--长期合作行动计划(LCA)和《京都议定书》(KP)的最新版本出炉,“附件一国家”((即:被列在气候公约“附件一”中的各工业化国家)需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在“2013~2018年或是2013~2020年期间,整体减排30%~45%”。一期锁定“碳捕获与储存(CCS)”焦点问题上,多方陷入博弈。日前财政部财科所建议2012年开征碳税,市场化运行加速。
3、发改委:推进化肥成品油电力价格体系改革,多重结构性革新带来的连锁投资机会突出。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国物价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要更加注重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水、电力、天然气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4、通钢重组:鞍钢、首钢两大国资大比拼。产业后续脉络依稀可见,中钢协预计今年粗钢生产和消费量双创历史新高,均将超过5.65亿吨,同时强调“抑制钢铁产能过剩也需控制板材项目盲目发展”。
5、神华集团两总部二合一,央企中位列第二、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最终实现整体上市。央企整合的细分产业链加速延伸。
6、铁路货运价格13日上调,平均每吨公里提高7厘。运输高峰期迎来了利益增长保障。
7、受益于税收递延型保险产品获批、投资渠道拓宽等多重政策利好或激起保险行业新的洗牌风潮。
8、国务院批复22城市地铁建设规划累计8820.03亿元,包括2200亿元的设备采购大单。车辆设备、工程建设、钢材3大领域将大幅受益。
风险杠杆效应
1、2010年限售股解禁家数达766家,其中限售股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在50%以上的有335家,比例在100%以上的公司有182家,比例在400%以上的有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信银行、中国太保、交通银行、中国远洋、中国中铁、兖州煤业、海通证券、江西铜业、西山煤电、中国平安等13家公司。合计解禁股数为3791.15亿股,为今年全年的53.65%,环比接近减半,但市场迎来了全流通时代。
2、银行今年来对地产业授信总计达4000亿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透析,“商业银行有责任控制信贷增长,防止结构性流动过剩造成通货膨胀”。同时银监会要求严格执行信贷方案,房地产政策结构性微调或从房产营业税等率先揭幕。
3、发改委:改进民生价格管理,加强医药价格监管,规范房地产价格秩序,组织开展医药价格、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及法院收费试点检查。
4、迪拜后多国陷主权债务危机,据统计,美国目前的整体债务,包括联盟债务和地方债务,占GDP的比例接近150%,美国恐将被巨债拖垮。
5、“铁公基”投资明年缩减3000亿,港珠澳大桥15日起动工。政府重心转向“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
6、纽约时报: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消费突然爆发。
从目前的市场氛围来看,热点板块十分分散,而且没有持续的凝聚力,这使得结构性的“赚钱效应”被削弱,而新股尤其是大盘股的“定期制”放逐使得资金链一再处于“紧绷”状态,观望的氛围促使蓝筹群体的合力效应大打折扣。因此,当前的市况在没有外力的助推之下,唯有等待成交量发生本质转移来诠释市场的信心回潮。而结构性机会仍以“政策系”为主。尤其在周末的多重价格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下,通胀的可嗅性将急速上调。对于中长期的态势来看,我们则认为,波折后的理性回归有望加速点燃“年报系”的成长动能,不妨逢低做好布局。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