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沪指高开低走盘面沉闷 主力意图全揭秘
发布时间:2009-11-10 18:49:30
 
文章内容

000001

受到周边股市,尤其是美股反弹应该,A股高开,但随后又陷入到了窄幅振荡整理的状态,盘面较为沉闷。消息面,本周又有3只指数基金加入发行序列,2009年已经成立的指数基金多达18只,首募总额达到929.625亿。而从2002年首只指数基金诞生到2008年末的7年间,一共成立的指数基金也仅有20只。为何,今年一年来指数型基金的数量就接近并有望超过了之前7年的总和,玉名认为是以下几点,其一是之前一年基金业业同样经历了大熊市,无论是基金业绩还是基民申购热情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最大的一项收入就是佣金,因此无论业绩如何,基金规模必须要保持;其二,指数型基金建立和管理都是相对简单和规范的,容易得到审批,因此大型基金通过发行指数型基金抢占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利润;其三,从管理层角度,发行指数型基金不仅直接提振股指,少花钱多办事(直接购买指数权重较大的品种,从而保护股指点位的稳定),同时也能够加快基金业的发展,平衡市场,有以上三点,自然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有入就要有出,最新数据统计,10·9日长假后股指复牌至昨天10·9日,正好是1个月整的时间,已有89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合计减持股份数量达9.40亿股。如果按照交易期间的平均价格估算,股东累计套现市值达到95.53亿元。其中10月份限售股日均套现额为4.44亿元,较9月份增长43.69%。11月第一周日均套现额为4.89亿元,较上月环比增长10.14%。 在公告减持的89家上市公司中,更有44家公司遭到股东连续减持。此外,在89家公司中,有21家公司遭到第一大股东减持,我认为这个需要进行一下研究,因为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价值具有最准确的判断力,是整个企业的领航者与掌舵者,如果说其出现了减持,只能够说明关公司股价高于实际价值,因此在不改变其控股地位的前提下,其进行了套利行为。由于时间的推移,后面的解禁的往往都是大股东的限售股,虽然其不会对股指有面积的影响,但具体到个股上,则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对于解禁股,要看其性质而具体分析。

这几天,投资者们对于盘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沉闷,盘面走势较为乏味,往往是股指开盘点位,就是收盘点位,全天股指上涨乏力,下跌后也会很快拉回,欲涨还跌,欲跌又涨,让很多人都有点摸不到头脑。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也能够找到一些头绪。首先,思考一下,盘面上的热点,2号股指在金融股带领下出现了捡起罕见的长阳之后,股指转危为安确立了强势,随后一路小阳,期间,受益流感疫情、巴菲特概念的铁路运输、明星持股、低碳和化纤等等题材概念股大行其道,相反,金融、地产和石油等大的权重偃旗息鼓,尤其是金融股,迟迟未动。这些都只能够说明一点,主力只想做多相关短线强势股,完成套利,而不是做多整个股指,这其实和9月份行情非常形似,当时也在9·3一根长阳收复了8·31日长阴之后,确立了强势,随后中小盘个股,尤其是沪市本地股和深市中小板个股一路强势,出现了权重搭台,小盘股唱戏的局面,后来甚至演绎成了权重股下跌,而小盘股加速上行的背离局面,乃至后来的下行。

因此,目前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应对,其一,盘面上概念股依然活跃,因此投资者依然可以利用量价关系去把握短线股;其二,而对于稳健的投资者,首先继续低吸金融股和封闭式基金,这两个品种虽然没有连续涨停的表现,但稳健上行,也能够积累股指上行的平均利润。其次就是要看补涨股,大家看到昨儿启动的钢铁、黄金和农业,实际上是近期都未启动的,算是补涨效应,那么对于补涨股,就不能够有太高的预期,往往是到达箱顶附近就要考虑波段套利。

[责任编辑:coguo]


相关文章
  • ·[图文]沪指高开低走盘面沉闷 主力意图全揭秘
  • ·[图文]沪指高开46点攻克3000 喜迎创业板开市
  • ·[图文]集合竞价:两市喜迎创业板 沪指高开5.98点
  • ·[图文]沪指高开高走快速上攻 金融股全线飘红
  • ·[图文]甲流概念股涨幅居前 沪指高开6.44点
  • ·[图文]早盘A股小幅高开 沪指高开低走小幅下探
  • ·[图文]沪指高开震荡盘中翻红 酝酿头肩底右肩突破
  • ·[图文]黄金股飙涨金融板块下行 沪指高开后回落
  • ·[图文]集合竞价:周边股市一片红 沪指高开15点
  • ·[图文]沪指高开高走 两年首现月K线“五连阳”
  • ·[图文]开盘:沪指高开3点报2227点 深成指高开17点
  • ·[图文]开盘快报:沪指高开41点 深成指高开179点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