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经历了创业板的疯狂之后,今日沪指跳空低开62.03点,破下半年线。因消费者之处下降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担忧,美股周五大幅下跌,道指跌249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纳指10月份均收跌,结束了联系7个月的上涨势头。受外围不振影响,沪指盘中一度下挫72.32点。但今日消息面多为利好,三季报收官,市场预计业绩拐点可能出现,沪指随后迅速拉升,回冲半年线和季线。可惜的是,主力资金没有跟进,通过分类账户监测,沪市主力净流出27.90亿元,其中超级资金净流入9.93亿元,仍持续流出,对短线走势非常不利。上证指数收报2985.03点,成交量433亿元,同比上一个交易日有所增加。
盘口上,医药题材仍是市场最大热门,生物制药上涨3.20%、医药制造上涨2.71%、中药上涨2.70%、医药流通上涨2.12%,占据板块涨幅最前列,主力资金有所跟进。另一亮点是汽车相关行业,因其有政策扶持,发展前景明朗,业绩良好,因而汽车制造同样逆市攀升,涨幅1.48%,摩托自行上涨0.62%、公共交通上涨0.29%等,主力均小幅流入。一些防御性板块如饲料加工、日用化学、食品加工等,正处在为红绿盘而苦苦挣扎,主力各有进出。
跌幅最深的虽是下挫3.83%的医疗器械,但该板块8只股票中有6只上涨,只是创业板块个股乐普医疗(300003)下跌了7.79%,拖累板块。有色金属下跌2.91%,位居跌幅第二位,主力仍在出逃,电子设备下跌2.63%、证券期货下跌2.42%,主力持续流出。银行、钢铁、地产板块均为绿盘,资金也大幅出逃。上证个股开盘几乎全线下跌,至收稿,红盘个股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仍呈普跌格局。
资金方面,板块流入最多的有通信服务、中药、公共交通、化纤、生物制药等,分别流入3122万元、2293万元、1377万元、1126万元和822万元;流出较多的板块为工程建筑、证券期货、房地产、煤炭、有色金属等,分别流出4.476亿元、2.551亿元、2.394亿元、1.778亿元和1.698亿元。个股资金流入最多的有上海医药(600849)3161万元、招商银行(600036)3081万元、中国联通(600050)2878万元、康恩贝(600572)2787万元、广州药业股份(600332)2677万元等;个股资金流出最多的依次为中国建筑(601668)3.286亿元、中信证券(600030)1.751亿元、金地集团(600383)7302万元、振华重工(600320)5890万元和中国中冶(601618)5372万元等。流入的板块除了题材炒作概念外,便是些防御性品种,对大盘的抬升力度不够,而流出的都已权重为主,对大盘的走势非常不利。
虽然大盘已重新站上半年线,正蓄势冲击季线,可惜权重集体疲软,市场仅有少数热点个股在强作支撑,主力资金没有配合,短线调整的可能性依然较大,操作上11月A股将继续震荡走势,投资者可把握复苏通胀和低碳经济两条主线,进行战略布局。
11月投资主线之一在于通胀复苏板块,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人民币真正升值可能会在明年中段,但预期的存在致使热钱提前进入,因此对金融、地产等板块构成资金面上的支持;11月上旬奥巴马访问中国前可能出现美元阶段性反弹走势,应关注期间对大宗商品可能因为美元暂时反弹而形成下跌买入的机会。
低碳板块将在年内遇到两个事件性机会以及一个政策性机会,即奥巴马访华带来的中美关于气候方面的合作机遇,年底歌本哈根大会带来的全球性低碳经济机遇,同时中国政府在年内有望出台新兴产业整体性的战略规划,因此年内低碳板块是具备走强的机会,同时一些受到政府扶持的细分行业,如节能环保、核电设备、智能电网等应该是战略布局的较佳时机。
[责任编辑:co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