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重组步伐大幅放缓
2008 年秋季之后,随着金融海啸的爆发,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了金融机构破产和重组狂潮,并出现了以政府主导的破产、国有化和机构重组进程。比如,雷曼兄弟破产、加州银行破产,房利美、房地美国有化、美国国际集团AIG国有化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国有化等以及美林被摩根大通收购。可以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行业的重组浪潮,并呈现出了两大特点:一是涉及金融机构之多、之大是历史罕见的;二是政府当局主导。
但是,2009 年以来,全球金融行业的并购狂潮渐渐退去,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并购几乎消失。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2009年前9个月,全球并购投资总额为162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是2004年以来前三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的最低水平。普华永道报告称,2009年上半年亚太区并购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5%至2290亿美元,如果不考虑政府向金融机构注入大量流动性,并购下跌的比例还将更大。同时,全球并购的主体从政府转向私人部门。
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见底
美国经济在1995年至2001年间出现了互联网泡沫,该泡沫的崩溃直接导致全球经济在2001年至2003年间陷入中等程度的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在很短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调低至1%。历史性低水平的利率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从2001年到2005年的繁荣。市场繁荣时期宽松的贷款条件和创新的贷款类型使得市场在该时期内逐渐积累了不堪承受的风险。事实上,恰好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1年至2005年的非理性繁荣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在2009年4月份触底之后,已经开始呈现见底企稳的现象。5月份以来,标准普尔10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和20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包括名义数据和经季节调整的数据)都出现了回暖迹象。如果没有其他冲击因素,可以预计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企稳。市场预计,美国房地产市场在第三季度将有进一步的回升,当然回升幅度仍然是小幅的。
新兴经济体股市集体反转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股票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酝酿,在2008年秋季遭遇了网络泡沫以来最为严重的下跌行情,并一直延续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主要股指都出现了50%以上的跌幅。这也印证了Reinhart和Rogoff教授关于系统性危机将造成股市下挫至少50%的历史经验总结。一定意义上,股票市场作为市场预期的重要体系,可能会放大市场对经济形势的预期。
在资产市场中,股票市场是一个具有领先指标意义的市场。2009年第一季度末,股票市场就已经出现了先于房地产市场实现反弹的迹象。在新兴经济体中,今年第一季度末就出现较为强势的集团性反弹,而主要发达经济体则相对落后。在2009年第二季度之后,全球股市实现了全面上扬。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0月14日重回10000点大关。可以预计,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的确立,全球股市仍将维持上涨行情。
房地产与股票市场投资机会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触底企稳的过程中,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在2009年年中告一段落。随着投资者重新配置风险资产和杠杆率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仍将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不过,应该注意结构性和区域化的选择,比如全球一二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要好于其它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对于单个经济而言也是如此。在股票市场方面,道琼斯指数重回万点已经确立了股市向好的趋势,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市场更具投资价值,中国股市相比会更加亮丽。
[责任编辑:emily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