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投资还不值得犹豫
2008年金融海啸的阴霾在投资者心中仍有可能挥之不去,因此2009年G20峰会选择在金融海啸爆发一周年前夕召开,可谓颇具稳定信心的深意。
回顾2008年9月引爆金融海啸的雷曼兄弟倒闭事件,被喻作金融界的“珍珠港事件”,即便在雷曼兄弟倒闭前的8月,雷曼兄弟的信用评级仍然是“DOUBLE A”,但是9月15日雷曼兄弟这家叱咤华尔街158年风云的著名投行却轰然倒塌了,而仅在2007年度雷曼兄弟的利润总额还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因此雷曼兄弟前CEO富尔德说:“直到我被埋进坟墓之前,我都会想个不停——为什么我们是唯一一家政府不肯救助的金融企业,美联储为何在雷曼兄弟求援时袖手旁观?”虽然富尔德指责的是美联储,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富尔德的老冤家时任美国财长的鲍尔森。
同年10月15日即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个月之后,伯南克痛定思痛道:“系统性风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困境,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让一个对金融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司破产,进而引发严重问题。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得到足够授权,这样我们才可能解决问题。” 鲍尔森这时已清醒地知道,市场已形成“恐慌传递链条”,美林被买,AIG被接管,把摩根士丹利暴露在攻击者面前,成为下一个目标。摩根士丹利一倒,马上就是高盛。如果华尔街上最重要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接连倒闭,将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彻底崩溃,美国人将难以避免经济大萧条。当华尔街的危机进一步恶化时,一向标榜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的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并且10月14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宣布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收购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
有了雷曼兄弟倒闭事件的前车之鉴,研究“大萧条时期经济”为专长的伯南克显然不愿意再重蹈2008年金融界的“珍珠港事件”,因此他认为货币政策过早踩刹车有害无利。本次G20峰会选择在金融海啸爆发一周年之际召开颇具深意,与会各国形成两大阵营:日本、法国、德国认为宽松政策需要退出;但另一方面,美欧和新兴市场都认为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后,“维稳”乃第一要务,启动退出政策应慎之又慎。最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这一争议定下基调:“宽松政策不变,继续实行刺激计划。”
显然今年金融界“珍珠港事件”重演的概率为零,而宽松的刺激政策仍未到退出阶段,因此现在投资还不值得犹豫。至于退出战略的时机问题,投资者现阶段更不必过虑,国内经济的长期平均GDP增速是9.8%,长期平均CPI涨幅是3%,只有接近或超过平均水平时宏观政策才会转向;而输入型通胀的关键因素是国际油价,目前国际油价处于60-80美元/桶的合理价格区间,因此也不足虑。需要考虑退出战略的时刻可能会在明年二季度的4-5月间。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