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场一波三折,反复震荡,主要是因为金融股走势跌宕起伏。如果将上证指数与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走势放在一张图上进行对照,不难看出,他们的运行格局是多么的相似的。由此可见,研判大盘短线趋势,就不能不研究金融股的走势。
估值优势赋予基金建仓激情
对于金融股在昨日的涨升行情,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估值的因素。这不仅仅体现在目前优质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存在着估值洼地效应。而且还体现在金融股短线面临着H股与A股股价倒挂格局,比如说招商银行就是如此。由于港股是国际资金角逐的场所,所以,H股可视为国际资金认可的价格,既如此,目前倒挂现象说明银行股的确有低估的趋势。
二是资金面因素。昨日信息显示出,首批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已完成备案登记,获准于近日开始募集。首批获批的包括交银施罗德、鹏华、国泰基金、大成、招商、国投瑞银等多家公司,目前已有30多只“一对多”产品获准发行。与此同时,指数基金相继发行后又相继进入到建仓周期。由于指数基金既担负起维持大盘稳定的重任,也需要考虑基金契约关于配置指标股的考虑,所以,近期指数基金渐有建仓银行股等成份股、指标股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拥有估值优势且A股、H股股价倒挂的金融股极有可能成为这些新增资金关注的对象,所以,存量资金加大了仓位配置力度,也就使得银行股摆脱了早盘一度冲高回落的阴影而在午市后再度企稳弹升。
行业政策封闭弹升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股就此筑就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为何?在此,不妨先从诱发本轮银行股回落的诱因来看。众所周知的是,本次银行股下跌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信贷规模的减少,二是银行股半年报业绩的不佳数据,三是次级债是否计入核心资本以及资本充足率是否提升等因素。而目前来看,前期市场的调整充其是消化了半年报业绩不佳数据的利淡信息,而对于另外两个信息来说,尚不明朗,既如此,导致银行股不振的行业政策信息仍是悬在多头的一把利剑,从而封闭弹升空间。
更何况,由第三个因素还衍生出一个市场容易忽视的压力,那就是再融资。因为银行股的行业特征就意味着资本充足率一旦降至8%或者法定数据之下,那么,就需要再融资,以提升资本充足率,这其实也是银行股反复需求再融资的诱因。而一旦再融资,就可能会摊薄每股收益,从而降低估值优势。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银行股的再融资信息尚未完全明朗,所以,这就意味着短线银行股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压力。
另外,半年报也折射出银行股面临着一定的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比如说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拔备率数据的减少、不良贷款率的反弹等均说明信贷增速过快可能并不是导致银行股业绩增速的催化剂,有时候的集中放贷反而成为拖累银行股业绩的压力源泉。而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如果缺乏成长性,显然是难以得到新增资金关注的。
也就是说,目前银行股的涨升力量只是超跌反弹,可能来源于指数基金的被动式建仓,其功能是修正前期下跌过于陡峭的下降通道,并不是形成向上的拐点。当然,如果单纯从静态短线角度来看,也不排除目前银行股在目前点位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底部平台的可能性。但这已是较为乐观的预期。目前背景下并不支持银行股的大幅弹升行情。
低吸中小市值银行股
当然,由于银行业各银行股不同的管理层、不同的资本充足率、不同的行业发展前景,银行股的发展势头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银行股短线或有结构性机会,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压力因素已充分释放的品种就是如此。另外,大量持有银行股权的个股也可能面临着老股东优先配置资本金充足的再融资股权比例,所以,商业城、南京高科等品种也可跟踪。
(金百灵投资)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