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独白: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政治,中间并无轩轾,常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因此谴责任何以牺牲个人充当某种崇高理想祭品的行为,以及脱离生活常识的高深理论。赞赏尊重常识的理论,同情任何凭辛苦工作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以我手写我心,用事实与逻辑说话,对事不无小补,对己无愧于心,且文章不遭斧钺之害,于愿足矣。
叶檀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著名经济评论人,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现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2006-2007
2006-12-29叶檀:中国股市仍将持续上涨
中国资本市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泡沫浴。从总体来看,目前的泡沫还不算污浊,对投资者的身心健康损害不大。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在警示股市风险,但资本市场的风险不到崩溃的那一刻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在博傻游戏未敲响终场锣的时候,谁也不会承认自己就是最后那个傻瓜,更何况,现在离终场还早得很。失真的股指也是指标,类似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泡沫之类的讨论就建立在2500点以上的指数上。即便以技术指标与国际市场对照,某些公司股价已经充满泡沫,中国股市仍然有上升的动力。只要中国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预期仍在,只要资本过剩的流动性不改变,只要政府继续以低利率与高税收的方法压制内需,那么,中国股市就有足够的心理与实力沉醉于泡沫浴。但代价是,泡沫会越来越脏,泡沫量会越来越大。
其他声音:水皮说,2500点之前是价值发现、股价回归的过程;2500点-3500点是价值透支、股价泡沫的过程;3500点以上是投机主导、泡沫膨胀、最终破灭的过程。“我觉得3500点左右是'合理泡沫’,但不排除明年指数突破3500点,甚至5000点的可能。”
实际情况:A股不仅持续上涨,还在2007年涨出了百年不遇的大牛市。
2007-1-17
叶檀:2007年中国股市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缔造中国股市神话的是国际国内的投资者、政府的推手、大蓝筹垄断溢价向国内股市释放,以及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从股市周期以及政策预期、国有上市公司改制、奥运概念等一系列方面来看,2007年中国股市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其他声音:谢国忠表示,香港和上海股市可能已经出现了泡沫的苗头。内地股市出现泡沫,其原因在于由中国银行系统低存贷比所反映出来的流动性过剩。过度的流动性已经使股市翻番;而在未来,中国股市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如同2001年后所发生的那样。
实际情况:A股在2007年走出了疯牛行情,并一路狂涨至6124点,不过伴随着沪指的上涨,泡沫也越来越大。
2007-2-28
叶檀:中国股市不可能发生大变更
沪深两市经历了噩梦般的黑色星期二,一天蒸发万亿元市值,十年一遇的惨跌出乎许多人的意外,有金融界的朋友说,连基金都懵了。在资金、操作与资本市场文化都没有根本变动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个市场要改变,千万别当真。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是,有机构要换手了、保险资金要赎回了、银行股庄家们已经部分解套了、有新的利益群体准备杀入了,如此等等,就是不可能表达市场基本面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监管者的思维仍然被各种束缚所捆,决定股市方向的政策制定者与投资者的行为与市场文化依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国股市不可能发生大的变更。
其他声音:龚方雄认为,目前内地A股的估值较高,投资者正在消化目前的估值压力,但该轮调整属于正常,调整幅度不会太深,波及面不会很大,而且从A股基本面和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看,今年A股股市整体向上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年底A股指数仍然会比现在高,到3500点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实际情况:没错,此时的A股已经锐不可当,“2·27”的大跌也丝毫不能影响其继续走牛。
2007-5-10
叶檀:“涨”仍是目前A股的主题
沪市轻松跨过4000点,越来越多的人提醒,中国股民正在进行刀尖上的惊魂之舞。但穿上了红舞鞋的人,已经身不由己。中国股市会向何处去?就一个字“涨”。起因仍是被人说烂的泛滥的货币流动性。与中国出奇地一致,各主要国家CPI指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资产价格都在上涨,从楼市到股市热火朝天,这都拜过多的资金所赐,通货膨胀换了个面目大行其道。从这个角度说,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被过剩的美元所挟持,他们进入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资产帝国的新世界。当实体经济终于无法承受资产价格的压力之时,也就是货币蒸发之时、除泡之时。但在此之前,涨则是市场主题,而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则不变,除去泡沫的结果不过是为新增的泡沫腾出空间。
其他声音:谢国忠表示,一般股市上涨的周期是两年至三年,中国股市上升是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两年,如果历史重复的话,那就还有一年,每次泡沫都是市盈率到60倍左右的话,就要出现暴跌这个问题了,中国离这个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是40倍左右,政府是不是觉得应该压一压,因为你走得那么远的话,你再倒下来之后,很多人还是要受损害的。
实际声音:当时的市场上随着沪指涨到4000点,看空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对股市向好预期的力量大于一切,还是把沪指托向了更高的高点。
2007-6-25
叶檀:通胀已到来股市上升通道即将关闭
目前股市被加息阴影压迫得近乎窒息,周五综合征屡屡发作。加息只是表象,对加息的恐惧也是表象,背后的事实是通胀压力剧增以及经济的严重失衡,人们对于实体经济能否支撑虚拟经济表示出深刻怀疑。股市在4300点遭遇的心理恐慌不仅仅是个政策顶的问题,核心是目前经济无法承载更大规模的虚拟市场。经济结构性失衡定会从实体经济传导到股市,这一天正在到来。
其他声音:龚方雄则认为,目前所处位置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日本很相似,距离泡沫阶段还有大约5年的时间。他预计,因全球没有通货膨胀,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资产价格的上涨在全球范围内还将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体系变得越来越强、增长也很强劲的情况下,资产通胀具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实际情况:随着指数的上涨,大盘已经逐渐步入高风险区域,从中长期着眼,有些警觉肯定是对的。但从言论发布后的短期走势看,A股的“牛蹄”仍未停步。
2007-8-28
叶檀:股市上升到6000点也不足为奇
2007年8月23日,股市跃上5000点,沪深两市A股加权平均股价自年初以来涨幅118.03%,可以印证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确实具有金砖价值。这不是一个历史时刻,这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中继站。对点位作价值判断是无聊的事,以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程度来看,上升到6000点也不奇怪,这一轮上升将随着并购大战不断演绎。A股市场还会继续上涨,因为资金推动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政府近日在力推资本项目的“自由行”,但A股市场的吸引力,决定了不管是机构QDII还是个人QDII都不会成为投资主流。
其他声音:台湾股坛教父胡立阳表示,“在内地开户数、人民币缓缓升值以及经济高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持下,沪深股市还有长远的发展空间。上证指数在5500点与6000点之前都是安全区域,沪深股市未来两年还是应该看好的。”
实际情况:有人说,一边预警风险,一边又说“上升到6000点也不足为奇”,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其实不是,从资金推动的本质看,叶檀又一次点中了股市的命门。
2007-10-24叶檀:股市暴跌是暂时的
虽然监管层发出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警示,但我们无法忽视根本层面上的利好因素,比如金融工作会议上对直接融资比例的一再强调,以及“十七大”所提出的增加公民财产性收入。如果说法律有上位法与下位法的话,政策同样存在上位与下位之分,官员不可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摒弃资本市场发展这一前提条件。如果官员在特定时刻提醒风险,背后往往有不为人知的客观原因。只有认清楚了这一点,才不会昧于大势,将股市的短暂下挫当作中国经济全面调整的先兆。
其他声音:水皮也同样表示,6000点不会是顶,正如3000点不是头一样,但是年内围绕6000点作整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要消化蓝筹的泡沫,要承接蓝筹的下跌,指数就必须作出牺牲。
实际情况:此次股市的暴跌当然不是暂时的,6月份才说过“通胀已到来,股市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叶檀这回却真的没能看准大形势,股市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疯狂的大暴跌。
2007-11-15 叶檀:股市两年内将持续振荡
股市总算见阳光,许多投资者兴高采烈,其实看到飙红就唱牛与看到翻绿就喊股市崩溃的人表现方式虽然不同,实则相同,为短期的形势左右,容易“浮云遮望眼”。股市两年内不会长牛,也不会长熊,除了振荡还是振荡。
其他声音:龚方雄坚信中国整体的牛市格局没有改变,在企业税降低的背景下,2008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将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实际情况:这两年股市不全是振荡市,2008年是熊市,2009年上半年则成了小牛市。
2008
2008-1-29叶檀:不要被假熊市蒙蔽了双眼
如果因为股市的几天暴跌就认定中国股市已经步入熊市,是被最近市场的烟幕弹蒙蔽击中了双眼。笔者从来不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如果说熊,也是人造熊市。是为了摆脱周期困扰,而对市场的提前调节。除非政府出台疯狂的扩张政策,否则A股市场不至于崩溃。
其他声音:金岩石表示,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股市已经进入熊市,所以有大熊出没,低看3700点乃至2500点!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升值,限制了央行升息,于是有慢牛悠悠,依然守望7000点乃至8000点。分歧如此之大,也就排除了新一轮暴跌的短期市场冲动,但股市的核心波动区间已经确定下移。A股市场的“软着陆”可以解读为快牛变慢牛,股市再创新高或将被推迟到2008年的下旬甚至2009年。
实际情况:2008年1月从股市里逃出来的,无疑都是幸运儿。叶檀在1月份还在高调唱多,显然是没有遵循市场趋势。接踵而来的,不是假熊市,而是一头超级大灰熊。
2008-3-11叶檀:A股可能还会跌但不是走熊
A股大跌,救市呼声此起彼伏。中国资本市场未到熊市,但A股有可能往下再走,这不是以市盈率等指标来加以衡量,而是从影响A股整体市场的变量加以衡量。但市场没有走熊。
其他声音:侯宁表示,熊市就是熊市,政府只会越救越“熊”。因为现在不是救市的时候,救市政策的出台只会加大市场的恐慌。股民也不要整天呼喊着政府救市,要争取主动抵抗。3500点不是底,如果2008年股市能在3000点触底就是中国股市的胜利。
实际情况:如果说1月份时市场还“熊”得不明显,那此时市场就已经很“熊”了。叶檀的本次判断,与趋势相背离。
2008-4-25
叶檀:3000政策底6000政策顶
政府不是太想关心“牛”和“熊”的问题,它只是希望市场保持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3000点政策底,6000点政策顶,便于后续的红筹股回归、估值体系统一、融资融券等政策出台;政府肯定是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股市再继续这么低迷下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会对实体经济甚至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如果五六千万元的有效账户,就会牵涉到五六千万的家庭,就牵涉到上亿人。
其他声音:龚方雄认为,重仓中国股票时机已到,美国次债问题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全球资本市场的寻底已经成功。现在市场正处在一个次债危机、金融危机向实体转变的过程,这往往是市场见底的过程。如果资本市场有效率的话,它不会再继续下跌。
实际情况:A股不管3000点是不是政策底,照跌不误,政府出台再多政策也没能阻止沪指一路狂跌到1664点。
2008-5-26
叶檀:奥运行情必然到来
国内外投资者已经形成相对明确的奥运行情预期,通胀压力、企业盈利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奥运行情是确定的。由于资本市场有大多数投资者预期的自我强化功能,既然各方已经形成奥运预期,那么一波短暂的奥运行情就是可期的。
其他声音:龚方雄表示,重仓中国股票时机已到,美国次贷问题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全球资本市场的寻底已经成功。现在市场正处在一个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向实体转变的过程,这往往是市场见底的过程。如果资本市场有效率的话,它不会再继续下跌。
实际情况:只能说现实是残酷的,被广大投资者、机构热切推崇的奥运行情根本没有到来过,到来的只是下跌。
2008-11-2
叶檀:底线可能是1200点
明年到1500点是比较乐观的,从之前的底线3000点,到1800点、1500点,虽然已经很低了,但我认为仍然没有到底,或许会到1200点,这中间肯定会有反弹,但大的趋势不会改变。
其他声音:侯宁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离真正的底部不远了,但触底过程是非常长的。但这不表明投资者没有机会了。年底前会出现反弹,反弹高度估计不会超过前段时间的反弹高点。多方想组织有效抵抗,在1600点可做尝试。中国股市自创立以来,1600点的股价是平均成本。中短线来看,1600点有望触底,但是明年就不好说了,2500点将是未来两年内的大顶。
实际情况:大盘跌到1664点已经跌到底了,在经过了11月、12月的调整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小牛市的攀登。在11月份还看空至1200点,叶檀这回真是给跌懵了。
2009
2009-4-16叶檀:这轮反弹已进入末期
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喋喋不休地表示国务院会推出新一轮刺激政策?为什么新能源、期货、创投概念股轮番上场?为什么一些次新股已经鸡毛飞上天?原因就是这轮反弹已经进入末期,私募替“大小非”接盘、机构替游资接盘后,现在忽悠散户为机构接盘。如果有足够的散户进入市场,机构全身而退,这些资金主导的行情也就宣告终结。他们眼睛盯着高达46%的储蓄率,盯着高达14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
其他声音:龚方雄认为,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到期,未来股市会有一个区间盘整。到2400点、2500点获利回吐压力很大,不过由于基本面的支撑,“跌也跌不到哪里”。今年第二、三季度,如果经济复苏趋势更加明显的话,会由基本层面带来股市上升。未来几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到2800点~3000点。
实际情况:从现在的角度看,反弹至少持续到了7月底,所以4月时反弹还能算是在半山腰而不是末期。
2009-8-13
叶檀:本轮下行会破3000点
8月12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152.01点,至3112.72点,跌幅4.7%,为7月13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技术上看,一波下跌在所难免,估计在3000点以下。此轮股市下行是好事,必然延续一段时间,如此一可以消化前期的非理性预期,二可以关注实体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三可以减少通胀隐患,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上攻腾出空间。笔者早已经说过,中国股市还没有走出一波像样的人民币国际化行情。想想聚集在香港的1000亿港元热钱,想想未来不可避免的通胀,想想失去定心锚的全球纸币虎视眈眈盯着中国市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正在克隆日本市场,真正的牛市在未来数年。
其他声音:侯宁表示,这轮“牛市”表面上是在赌经济复苏,但本质上却只能是一个再次洗劫中国经济的超级“阴谋”,而今图穷匕见,金融大鳄们的“炸鱼行动”已经开始了,且会在8月间小炸大炸加“欺炸”,直到越炸越凶。
实际情况:8月17日大盘迎来了年内以来最大的跌幅,同时也跌破了3000点。
2009-08-20
叶檀:低位来回振荡
目前我的基本判断,一是低位来回振荡,跌多了涨点儿,涨多了大跌,这是资本市的特色。二是未来有大牛市,绝不是现在。如果耗得起时间,在3000点以下逐渐摊薄成本是个办法。
其他声音:曹仁超认为,牛市一期的调整结束期大约是在今年11月到明年1月之间的任何一天,最少的下调幅度是前期升幅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是在下调600点的时候,大约是2800点的时候首现支持。下一次建仓的时机大约在2500点到2800点之间。
实际情况:目前大盘处于一个微妙时期,方向趋势均不太明确。后市是低位振荡还是反弹向上仍有待市场证明。
记者观察
离市场太近难免矫枉过正
叶檀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在她的财经评论当中,我们也不时能够看到其分析的逻辑框架具有着较为浓重的“大历史”观。这种着眼于中长期的观察视角,优点是能够拨开迷雾,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有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在股市里,看得过于长远,反而可能会误导当下的操作。而在自己的长期判断与短期走势相背离的时候,是不是要坚持原先的判断,确实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在2007年中针对股市的预测和判断当中,叶檀较早地提出了前瞻性的观点:“通胀已到来,股市上升通道即将关闭”。应该说,这一个判断的含金量和启发性是非常高的。但在当时牛气冲天的浮躁背景之下,股市的短期走势完全不理会任何的冷静思考。随着股市强劲逼空的延续,叶檀的观点也有所动摇,这个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判断,逐渐被紧贴市场的短期预测所取代。回头来看,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进入2008年,市场的单边趋势性下跌把很多人都给跌懵了。在上半年坚定唱多的人,与趋势为敌,事后证明这只是在“死扛”。而随着股市下跌的延续,一些上半年还比较坚定的多头,却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开始“多翻空”,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作为一位紧贴股市的财经观察家,叶檀也未能免俗,其深入的基本面剖析和对政策走向的判断事后被证明大多是正确的,但是,这些问题和二级市场的中短期走势,并不会完全重合。
在进行股市研判的时候,叶檀给我们带来了颇具启发性的视角,一种依靠经济和历史逻辑,挖掘股价走势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视角。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明确一点: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天马行空,思维越发散可能越好。但是,作为普通的股民,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却应该尊重市场,顺应趋势,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再去领会“大历史观”给思维带来的快乐。
[责任编辑:emily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