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北京首证:两市表现强劲 收复大半失地
发布时间:2009-8-1 0:22:43
 
文章内容

000001

延续昨日反弹行情,周五两市大盘高开高走,沪指稳稳站上10日均线,并一举收复5日均线,上午石化双雄维稳大盘,电力板块集体走强,午后指数加速上扬,有色板块热点跟进,云南铜业涨停带动铜业股快速上涨。截止收盘,两市双双收阳线。板块方面,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等板块涨幅居前,无一板块下跌。两市上涨个股仅1693家,上涨家数比前一交易日小幅增加。沪指报收于3412.06点,上涨90.50点,涨幅为2.72%,成交2281.21亿,深成指报收13670.7点,上涨398.19点,涨幅3.00%,成交1084.87亿,两市合计成交3366.08亿,较上一交易日量能小幅缩减。

近两日我们看到军工板块表现强势上涨,但从目前看仅仅是拉开了主题投资的序幕,预计军工板块后市有望进入行情的主升浪,并购重组将主导行情。在国庆前,军工集团“谋定而动”的产业整合将提速,市场分化将加剧,拥有核心盈利资产、具有资产注入的个股将展开相对激进的行情演绎。航天军工是抗周期性行业,具有较好的稳定成长性。在过去十年中,国内军费增长的幅度稳定保持在10-20%之间,而2009年的国防费用进一步增加,使军工产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优于其它行业。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资产整合的大背景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军工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的核心,产业振兴规划与央企整合政策的叠加,将使军工产业在2009年的整合力度超乎市场预期。两年前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发展,加大重组整合力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国防工业管理已近两年,国防工业体系的改革方案的酝酿已近成熟。年初政府发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将“推进军民融合、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定格为2009年军工变革的主旋律,使我们对军工产业整合图强的预期更为明朗。政策推动军工行业整合正在提速,军工板块持续向好的基础已经具备,当前仍是对相关个股进行战略配置的良好时机。我们从上市公司的产业基础、军工集团对资源整合的战略意图、军工集团的资产结构及拥有的资源配套体系、民品资源的整合这四方面来筛选投资标的。

从消息面看:1、央行确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申明动态微调。这已经非常明白,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只是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微调,这就是主基调。至于微调,无非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对冲,即使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更别说加息。2、银监会一周三规规范流动性。其实,真正应该规范的是如何控制资金进入方式,那才是真正对经济危险的地方,如果房价脱离实际需求而致使地产崩盘,其结果对中国经济是巨大打击,虽不如次贷危机但绝对可以称得上历史罕见。所以,对地产板块风险的防范是必须的,那些拿着银行资金拼命买地的做法对地方经济无疑饮鸩止渴,对地产商无疑蔑视风险。

从技术面看,日线形态已经收复暴跌大阴线大半失地,上升通道依旧保持;指标上看,两市成功收复5日均线,KDJ、MACD指标均有所修复。从市场特征来看,多数个股展开反弹,权重股走势相对稳定。

整体来看,股指近期的快速宽幅波动显示在目前的相对高位市场参与各方存在分歧,部分筹码兑现的意愿较为强烈,而市场传闻的影响反映出投资者的谨慎心态;但是在银行等权重股走势相对稳健的情况下,股指重心大幅下移的可能性不大,预计短期大盘仍将有震荡上行的可能。今天是七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月线收阳无虞;市场对于八月份宏观经济运行、资金筹码供求以及陆续将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展开展望,总体看市场的运行环境仍有望保持偏暖,但新股发行、上会的节奏尚需关注,操作上,对于潜力股可耐心持股。短线可适当操作反弹,但切不可盲目追高。

(北京首证)

[责任编辑:hongwangl]


相关文章
  • ·[图文]北京首证:趋势依然向好 不必过分杀跌
  • ·[图文]北京首证:两市表现强劲 收复大半失地
  • ·[图文]北京首证:周边市场烘衬 A股行情依旧亢奋
  • ·[图文]北京首证:短期压力加大 关注钢铁板块
  • ·[图文]北京首证:权重股再显强势 短期仍有空间
  • ·[图文]北京首证:市场热点散乱 新股遭爆炒
  • ·[图文]北京首证:上升有望延续 保持多头思维
  • ·[图文]北京首证:股指宽幅震荡 仍可持有强势股
  • ·[图文]北京首证:大盘略显疲态 关注权重股动向
  • ·[图文]北京首证:沪指重上3000 后市仍有空间
  • ·[图文]北京首证:强势特征明显 后市仍有空间
  • ·[图文]北京首证:两市强劲上扬 仍可高看一线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