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我国A股市场总体呈高开震荡的态势。受昨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的影响,今日早盘沪深两市大盘指数双双高开,随后持续震荡调整,但绝大部分时间依然保持高位。不过今日早盘两市成交量继昨日继续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显示投资者信心开始出现下滑。
上证指数今日开盘奋力站在了2200点之上,高开于2224.49点,随后在钢铁业进一步联合重组大幕即将拉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石化产业振兴规划预计将于近期出台等等密集的产业政策利好消息刺激下,沪指一度上升至今日早盘最高点2247.62点。不过在大小非10天减持35亿元创月度新高的利空消息下上证指数开始大幅回落,不过指数在昨日收盘价上得到了显著支撑,从而促生了新一波的反弹,不过不久沪指在今日早盘最高点价位再度受阻而回落,并于下午盘中一度跌穿昨日收盘价和2200点大关,直至今日最低点2190.47点,不过经过一段时期的低位调整之后沪指再度奋力拉升收复2200点大关并翻红。总的来看,上证指数目前以昨日收盘价为支撑,以10日均线为压力,前期指数留下一个缺口仍然未能弥补,鉴于1762点的缺口在上次调整中依然没有被回补,因而在这波短线上扬之后,技术上沪指有仍然有回调需求。截止今日最终收盘,上证指数报2227.13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17.27点,涨幅为0.78%,成交1108.19亿。
今日深证成指与上证指数走势基本相似。深证成指今日早盘同样高开,开盘于8149.37点,不过开盘不久深证成指就形成了一波大幅拉升,但紧接着又出现了一波更大幅度的下挫,不过这波下挫在昨日收盘价处得到了支撑,并在随后开始了大幅拉升,这波拉升也将深成指送到了今日最高点8289.51点,不过深成指8300点一带受到的压制明显,因而深成指此后大幅震荡下挫,并于下午盘中跌破昨日收盘价,至今日最低点8049.92点,不过随后深成指再度数次拉升,最终收以红盘。总的来看,当前深成指上方以10日均线为明显压力,而下方以昨日收盘价为支撑,同时下方缺口则暗示了指数回调的必要性。截止今日最终收盘,深证成指报8213.90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130.40点,涨幅为1.61%,成交598.35亿。
截止今日最终收盘,沪深两市共计上涨股票1251家,涨停个股50只;两市共计下跌股票270只,其中跌停股票13只,均为S、ST、*ST类股,而丰华股份以-8.32%的跌幅领跌两市。就板块来看,受国家鼓励宝钢、鞍本、武钢等三大央企在国内的联合重组中发挥先锋作用,力争三年内钢铁业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若干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集团产能达到45%以上消息的影响,今日钢铁板块全线收红,其中柳钢股份涨停;在产业政策利好的带动下。水泥板块也表现强势,冀东水泥、江西水泥和华新水泥涨停。 而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消息提振,电子信息股也表现活跃,其中海得控制、兆维科技、中卫国脉、中国软件和东方电子涨停;此外农业、建材、航天军工等板块也表现亮丽。而ST类股和黄金类股出现了明显的回调,而银行股更是成为杀跌的主力。
就权重股来看,今日沪市前50大权重股中除长江电力继续停牌之外,最终有27只权重股收红,20只权重股收绿,2只权重股收平。可见在今日权重股中多空双方展开激烈斗争,但量能不足暗示后市仍需时间震荡整固,建议把握补涨个股和市场热点。把握逢低吸纳良机。
就消息面来看,1、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昨日召开的中钢协一年一度的理事会会议暗示《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有望于本周末出台。国家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宝钢、鞍本、武钢等三大央企在国内的联合重组中发挥先锋作用,力争三年内钢铁业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3、截至目前,2月份已发和将发的新基金总和达到了14只,创下了近2个月新基金发行的新高;4、中国组织的赴欧洲采购团,已经确定将于本月24日出发,访问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四国;5、周三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明确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控制跨境资金的流动;6、纽约油价微跌0.9%,报34.62美元;纽约金价再度收涨10美元,盘中一度突破980美元;7、美股周三基本平收,主要股指涨跌互见,其中道指周三上涨0.04%,纳指下跌0.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1%。
1、政策面继续对大盘予以支撑
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无疑是本轮大反弹的原因之一,从4万亿投资到九大产业振兴计划,政策鼓舞了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并刺激了市场中相关板块的上涨,给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回暖信号,也给中国经济和众多上市公司带来了无穷的想像空间。所以从市场的运行来看,政策是一个促进行情的首要因素,并且这一利好即使在当前市场出现调整的情况下,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应。
昨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3G)新跨越等,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并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这一规划将对电子信息产业构成了实质性的利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次振兴规划提到要促进发展服务外包,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这表明国家政策支持也从原来支持企业在国内投资转向国外,这对企业海外扩张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众所周知,作为为数不多的和国际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通讯和武汉凡谷等等一些知名企业早已开始在海外拓展业务,因此如果政府能在企业海外市场发展中提供支持将对该行业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本次电子振兴规划对集成电路非常重视,也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集成电路企业融资相对困难已经是全行业皆知的事实,但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对于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规划中也提到了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也是考虑到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再次,根据各种渠道的相关报道来看,预计今后三年,即2009年到2011年,3G、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的"三网"建设,将要形成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规模,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可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利好不仅仅局限于其行业自身,并对我国的整个经济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电子信息产业以外,昨日召开的中钢协一年一度的理事会会议暗示《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有望于本周末出台。国家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宝钢、鞍本、武钢等三大央企在国内的联合重组中发挥先锋作用,力争三年内钢铁业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如果该计划能够完成,我国将形成若干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这将极大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此外,石化产业振兴规划预计将于近期出台。总之,从A股市场表现强势的品种来看,跟随政策联动的效应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行业的产业振兴计划中,反弹以来随产业振兴计划而动的现象此起彼伏。不过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以及随后的轻工业、医药和争议中的房地产业振兴规划的即将出炉,各大产业振兴政策也将逐步尘埃落定,可以说,后续的利好政策想像空间已经趋于有限,同时利好政策对股市的刺激作用也正在递减。
2、注意量能发生的变化
量能是在本轮反弹中推升指数的另外一个原因,不过其作用的递减速度预计比政策面更快,这从近日来连续萎缩的沪深两市成交量中就可见一斑。从市场资金阶段内相对宽松放大来看,主要得益于金融机构放贷规模的急剧放大,这是因为在“保增长”的目标下,近期政策仍将坚持“强行放贷”。然而,我们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可能是全年新增贷款的最高点,因为随着一季度经济指标的逐渐修复,政策会偏向控制长期金融风险,因此预计这种高增长势头将难以持续,3月份后企业贷款需求将在政策刺激下逐渐回升,随后月份信贷投放将平稳下降。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放松银根也许并不一定就是绝对的好事,由此带来的股市行情也许又是在透支未来,这是因为本该流入实体经济的钱可能拐弯来到了股市。从感情上来讲,我们都希望A股市场出现牛市,但如果从长远的角度理智地分析,充裕资金内再次推动股价上涨,短期内形成经济恢复的假象,但没有基本面支持的复苏反而增加了中长期风险。巨大的货币增速难以持续,中国股市未来可能再次不得不矫正失衡,这对投资者信心和消费的打击可能更为剧烈。
一个不得不令人思考的问题是,目前市场上资金量出现了异常放大,已经可以与2007年上半年牛市的水平相媲美,据中信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程伟庆以及上海证券的分析师透露,营业部显示,散户的进场加上基金加仓的资金量都不足以实现目前的量能,那么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根据路透专栏作家顾蔚的分析,央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从去年最后两个月开始,票据融资量明显增加。然而多使用票据这种短期融资手段充实流动资金一般出现在企业经营活动比较活跃的时候,用作购买原材料等用途,但中国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剧烈的去库存,企业资金需要并不大。那么企业的这些短期借款去了哪里呢?答案很可能就是A股市场。
所以,中国股市信心恢复当然让人感到高兴,然而如果这种信心的恢复是建立在本该用于实业的资金却大量投入股市引致股市虚增的基础上的,这就不得不令人防范。因为就是资金是决定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一旦资金过度追逐某一资产,就会造成该资产价格的虚增,但是资产的价格最终要回归其价值,因此当后续资金缺乏时,市场将会形成更大幅度的杀跌。
而目前市场上连续萎缩的成交量或许正是后续资金缺乏的一个提示,对于市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积极信号,反倒让我们想起了市场上广为流传的所谓股市谚语:天量见天价,即成交量的不断放大,一方面说明多空双方分歧加剧,另一方面说明行情继续上涨将面临更大的抛压